JumboHeritageList?EpicAdventureofJumbo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1851回:学历最高的城中村,坂田岗头科技嬗变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或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JumboHuangNotes:ImagecopyrightbelongtoJumboHuang,PartofTextcitationresourceswasfrompublicdomain)
上周去琳珠花园办事,经过爱联地铁站,看到名居广场和琳珠华庭都修建了几栋上百米高的住宅楼,一条干涸的小河流过田寮村,一群少女放学回家,路上停满了汽车,在密密麻麻的握手楼的缝隙里,
偶尔能看到一些残存的夯土老宅,我走到了久违的《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4500:爱联田寮炮楼,它现在被铁丝网围了起来,几个女生在旁边嬉闹。
爱联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管辖面积东至深惠路、南至东都新车交易市场(东都三期)北侧围墙边、三十五号路,西至三十四号路、黄阁南路、黄阁中路,北至如意路北段、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园景花园和章吓居民小组与龙城公园交界处、怡翠路、
龙翔大道、德政路(世贸百货段)、世贸百货东南侧围墙、新西居民小组东侧围墙。社区辖新西、老西、岗背、太平、田寮、輋吓、西湖、陂头背、前进、建新等10个居民小组及俪景鸿都、鸿基花园等20个花园小区。当地计划将田寮居民小组一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为商业大楼。。。
四层的田寮炮楼修建于1931年,使用夯土砌筑,旁边的排屋前面有精美的壁画。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将炮楼包围,夯土房的外墙已经斑驳陈旧了。
我离开爱联,经过大运地铁站,看到旁边又挖了十几米深的巨坑,里面搭建了几层的地铁站钢结构建筑,后来经过荣君府,看到一些住宅楼修建的近十米高的石山上。
今天去位于深圳市龙岗坂田雪岗北路133号的天某安云谷,在肯德基旁边的喜茶馆与二个年轻的创业者喝茶聊天,天某安云谷由几栋高楼组成,在休闲区有图书馆,餐厅和电影院等,在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机遇下,当地在坂田华为片区规划的面积约22平方公里的华为科技城即“特区扩容示范区”,
将成为深圳市未来最富吸引力的中心城区和产业枢纽之一。天某安云谷位于华为科技城内,是华为科技城的“率先启动示范项目”,深圳市产业升级示范与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随着珠三角的转型,各行业都在不断创新发展及腾飞,作为拥有开发运营产业园二十多年经验的天某安来说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创新、追求卓越。在天某安模式的基础上追求创新、突破,天某安云谷有望形成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产业综合体,不断推动城市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项目致力于发展以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同时发展在坂田乃至深圳有强大产业链基础的IC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并发展依托信息技术的智能电网产业,还将尝试在园区内进行研究应用,同时还将发展与上述产业相关联的配套服务和现代服务业。
我在烈日下走到高楼对面的小产权房集中的老村,看到正在施工的河道两边修建了豪华的石头护栏,河边铺设了大理石砖,显示这个地方的政府是非常富有的。坂田街道是深圳市龙岗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处深圳中北部,龙岗区和龙华区交界。辖区邻近龙华新区民治街道和龙华街道,坂田街道有规划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坂雪岗高新技术产业区。2007年街道工业总产值1145.06亿元。
这里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乡(《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57:坂田永胜堂麒麟舞);这里是龙岗区客家原住民最多的街道,现有原住民两万多人;这个隐藏在繁华闹市区的客家古村毗邻坂田最繁华的商圈却依然固守着客家文化最后的传统。
坂田街道于2006年4月29日成立,位于深圳市中部组团的福田、龙岗、龙华新区三区交界处,东连布吉,南邻民乐、梅林,西接龙华油松、水斗,北靠平湖、清湖,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有广深铁路、平南铁路、梅观高速、机荷高速、南坪快速、布龙公路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街道下设坂田、杨美、马安堂、五和、南坑、大发埔、岗头、雪象、四季花城、万科城等十个社区工作站,总人口4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万人,外地人口占绝大多数。坂田街道是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划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坂雪岗高新技术产业区,现聚集了华为、航嘉、新天下、康冠、驰源等十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经济规模极大。
坂田街道正在成长为全市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先进工业生产基地。坂田片区由于山多地少,小河众多,改善河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工作一直在持续。史料记载,一些河流每逢汛期,河水暴涨,坂田境内便成一片泽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坂田片区核心区域的坂田村曾斥资7000多万将长达9公里的坂田河、
五和河和扬马河改为地下河,后又投入1000万元对五和河、坂田河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加其排洪能力。相关方面曾一度发动民间人士进行捐款治理河流洪涝。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坂田片区近十年来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在市政等基础设施改善上就相形见绌了。
我走到正在施工的岗头河道旁的坂田岗头路,在居里夫人路的对面,远处就是华为的工厂,我朝禾坪岗村方向走,在禾坪路与岗头路之间看到一处古村,被围墙封闭了,周边多是旧改拆迁房专业户。
坂田曾称“泮田”,后改为“坂田”。坂田名字由来与其地形不无关系。坂田鸡公山坐落于原新安县中部(今深圳市),其形脉走势,绵延弯曲,起伏不断,面向朝东,并向北延伸。经堪舆界大师勘查,并根据地理、山形、走势,勘定其地势运转,无论山绕水转,仍不离坂田其中回旋。
坂田的位置坐北朝南,两水交汇,重重山案紧锁。观其上势,山形如天马行空,猛虎下山,观其下势,如飞凤落阳,造就了一马平川、良田千顷。坂田的原意为山间贫瘠的土地,客家有“一坂田,一坂田”的说法,按照地势形状,后来人们就把这块迁徙地叫坂田。
坂田的原住居民聚居了张、苏、叶、梁、温、陈等6大姓氏。坂田居民小组内至今还有3个祠堂保存完好,其中2个张姓祠堂,1个叶姓祠堂。张氏为坂田最大的姓氏。坂田张氏入粤之前的开基之祖是福建上杭的张化孙。张化孙为张九龄后裔,于南宋末年入闽,其第四子祥云公为坂田张氏直系祖,
十六世孙成琏公在清代乾隆初年携妻李氏从东莞凤岗塘沥迁居新安泮田,也就是现在的深圳坂田,生下5子,分别是拔英、拔莘、拔一、拔清、拔源,形成张氏五大房,在此落基生根,发展至今近三百年,繁衍12代。坂田张氏后人共有3000多人,在张氏族人中,张祥恭享有盛名。他是清末秀才,清末民国时期曾做过25年的博罗县长。。。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58:坂田张氏祖祠位于坂雪岗大道旁,祖祠始建年代不详,为成琏公第五子八延公所建。祠堂年久失修,只余一隅,周边被村民占地建房。走进张氏祖祠,祠堂大门上的“青钱世德,金鉴家声”8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大门上方用苍劲有力行楷写着“张氏祖祠”4个大字,大门上还盘旋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祖祠内的正堂——青钱堂,堂内供奉着张氏先祖的牌位,两旁挂着一副对联:“发迹上村至宝安,原从长乐归三省”,映射着坂田张氏一族不断奔波迁徙的历史。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59:坂田叶氏宗祠位于坂田下围西一巷8号,堂联是“南阳世泽,西楚家声”八个大字,这间灰色水泥墙的平房,在高楼林立的建筑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只有大门上悬挂的两盏青灯,仿佛在向世人述说叶氏家族的历史。
据说叶氏宗祠是坂田叶氏第九代后人叶生修建的祠堂,由于历史原因,宗祠几经搬迁,后经多次修缮,虽然只有几平方米,却维系着一个家族的传承与兴旺,是叶氏家族的精神标杆。叶氏族人当年从河南辗转迁居到福建,再到梅州,康熙年间迁入坂田,迄今已有370年的历史。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18328:坂田老围村坂兴街就昌楼;1926年,坂田张氏后人南洋华侨张就恭在此修建了就昌楼,其后全家移民马来西亚,将就昌楼委托给张就恭兄弟的儿媳妇卓氏管理。就昌楼由炮楼和一栋二层楼联体而成,炮楼高12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卓氏亲身参与了就昌楼修建的全过程。当时卓氏只有20几岁,因为有孕在身没法种田,只能干些轻活,
于是修建就昌楼的一些辅助工作就落到了她身上,请工人、买菜、煮饭之类的事情都由她来操持。就昌楼还曾作为学校的校址,成为教书育人的圣贤地。当时的学校是七年制,五年小学,两年初中。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二三十个人,全校200多人。当时坂田村、岗头的人都来这里上学,每周三四下午是劳动课,课余时间看露天电影,在球场打篮球,老师们就住在就昌楼楼上。
“舞麒麟、盆菜宴、姊妹节”,至今坂田村仍保留着多项传统客家习俗。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由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经历了11代传人,具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
以前坂田岗头村曾是闻名省港的菠萝、沙梨之乡,上世纪70年代,岗头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口菠萝、沙梨等水果;如今这里是全球500强企业、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0:坂田岗头村山多田地少,过去以农林业为主,村民靠耕种为生。谈起岗头村的发展,村里的老人仍记忆犹新。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岗头村家家户户种植沙梨、菠萝、柿子。那时候,普通果农每年能收七八十担水果。岗头村土质好,种出来的菠萝很甜。当时,岗头有“三造”之说,种田两造,菠萝算一造。
上世纪70年代,岗头的经济收入主要靠菠萝、沙梨,当时家家户户都把菠萝、沙梨运到布吉出口站(布吉供销社),最后出口到香港。岗头村原住民陈清华老人回忆道:“当时,村里每户人家靠着卖水果(沙梨、菠萝、龙眼等)平均年收入约有80元左右。”1999年,岗头村集体总资产2000万元,股民每年人均分红500元;2018年12月,岗头村集体资产已达6.9亿元。。。
岗头村遇到了二个机会:一次是遇到华为落户坂田,选址岗头;第二次是与天某安骏业集团深度合作,共同将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成天某安云谷项目。。。“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毗邻华为总部,由岗头社区如雨后春笋一般修建了上百栋各种楼房,一栋栋现代化的写字楼矗立而起,忙碌的白领穿梭期间,深圳人力资源智慧广场、机场专线、智慧社区等服务配套一应俱全。天某安云谷项目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腾笼换鸟”,更是“凤凰涅槃”。数据显示,四年前天某安云谷在全市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一,土地供应面积第一,移交公共配套用地第一以及拆除建筑面积第一。
岗头最早叫螺岗围,据岗头社区的老人们介绍,这是因为在当初岗头村的中心位置(现今岗头股份公司大楼处)有一座椭圆形的山岗,形似田螺,故岗头村立村时叫螺岗围。后又因山头流下的几条小溪途经此处,螺岗围更名为岗溪,此后岗溪又更名为岗头。现在岗头社区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约有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000人。岗头社区下辖马蹄山、禾坪岗、中心围、岗头新围仔、风门坳5个居民小组。
再造华为,深圳坂田吹响产业升级号角,和周围的马蹄山村等社区一样,禾坪岗也是诸多华为新员工的租房首选之地,这里密密麻麻的修建了大量的住宅楼,生意红火,一个大公司就养活了几十万群众,堪称奇迹。
在一片繁荣之中,我看到了一个相对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古村,它就是《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1:禾坪岗村,整个古村被高楼围困在一个斜坡处,大部分房子已经是残墙断壁,整个村子被围墙圈了起来,没有办法进入,每个拐角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周围全是租房的外来户。
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绕到禾坪岗村的前面,看到残存的碉楼,老村长满了杂草和灌木,破败的禾坪岗村与周围繁荣的商业区格格不入,当村民暴富起来时,他们并没有想到维修自己的老宅,而是放任禾坪岗村走向坍塌,当然,当地的炒房客因为推高房价和地价,也是间接地劫杀了深圳古村的生存空间。
我离开禾坪岗村,在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群中还看到一些残存的夯土寨墙,我将这些老宅统一归入《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2:螺岗围。
我在高温天气又走到中围路2号,看到了被围墙圈起来的《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3:祥庆安居,门框是条石结构,外墙有一个老头在收破烂,门口停满了一些鬼车,轮胎都被人放气了。祥庆安居保存完好,门口有一颗古村,枝繁叶茂。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4:岗头中心围已经是残墙断壁了,后面是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老宅也被围墙圈起来,无法进入参观,颇为遗憾。
我继续走到坂田岗头中心围村二区16号,看到残存的一处老围遗址,它的三面都是高达十几层的火柴盒式自建农民出租房,说白了就是小产权房群,住在里面的全是低收入的外来群众。我找到了几处这样的夯土老宅,被洋房切割开来,大多破败不堪。有些夯土墙已经开裂,有坍塌隐患,我将这些分散的老宅统一归入《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5:崋爲世居。
我继续在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群中散步,偶尔会看到一群民工聚集在街头打牌,围观的群众很多,城中村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但在我们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城中村握手楼的问题也日益凸现。
以前我站在天某安云谷的高楼南望,鸟瞰整个岗头社区,一边是密集而高耸的农民楼,楼群中静谧地躺着一片砖瓦结构的老村屋,仿佛群山之中的盆地;另一边则是郁郁葱葱的华为坂田基地,2.5平方公里的面积,
都来自于岗头社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国家低价征收的土地。密密麻麻的农民房、握手楼与充满现代感的华为楼群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在不久的将来,岗头社区将成为龙岗区乃至深圳市的互联网产业基地,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最早来到岗头定居的是温姓村民,其次是林姓,再次是陈姓,几十年前,原本的农民果农也慢慢地“洗脚”上田,撤农为居。原居民开始以工商业为主,以股份分红为生活来源。以前的泥瓦房变成了现在的高楼大厦,以前翻山越岭去观澜赶圩购物,现在家门口就能逛上大商场。村里的老人说,
以前岗头的穷人盖房只有一层瓦,遇台风天气容易漏雨,而且那时候村民造房子,必须去龙华陶吓挑瓦,走小路去,凌晨三点出发,上午7点回来,然后才去开工造屋。岗头村因为靠近华为与天某安云谷,人流量很大,其中“中国学历最高的城中村”——马蹄山便是岗头社区下辖的一个居民小组,除了部分华为员工外,还有不少知名企业员工也工作生活在此。
以前这里商铺林立,超门线经营、乱摆卖现象突出,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而且堵塞人行道,是脏乱差的“重灾区”。
我在一家瑜伽舞蹈中心旁边看到一栋四层高的炮楼,是夯土修筑的,正常来说这样的古建筑要挂个牌子的,但坂田岗头村的很多古建筑都没有挂牌,言外之意是不算古建筑了?坂田的一些围屋,不是牌匾被砸,就是不挂牌,导致统计命名困难。
四层的炮楼后面是黄色的城中村农民房,老碉楼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中,碉楼的门框是条石结构,外墙是夯土,左侧是钟爱一生婚纱摄影店,我将这个炮楼命名为《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566:泮田世居。
我又走到岗头中新三巷11号,发现另外一处老宅,也被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包围,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它可能代表着一种思想,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城市形象。不同建筑像是一幅画作上的不同色彩,不同的组合可能成为一幅画作,也可能只是一滩涂鸦。
在龙岗区坂田北片区,华为培训中心北面中心围村的建筑群,老旧繁杂的色彩,视觉混乱、缺乏活力的形象,与深圳这座生机的城市格格不入。建筑立面改造的区域,以中心围村的建筑为主体,包括沿河与沿街建筑群。如何将这处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形成一条具有现代风情的特色滨水街,会挑战当地设计师的智商。
城中村是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的某一隅角落,它或许杂乱、老旧、繁杂,但同时它也承载着深圳人和深圳这座城市积极向上的梦想。或许,我们即将告别过去的城中村,但是这不等于向深圳城市的基因告别。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展现深圳面向未来的胸襟和海量。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sznews/13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