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抢人大战

抢人才、抢大学生、抢人;硕士以上、本科以上、中专以上;补房、补钱、补路费……   从2017年下半年起,三线和弱二线城市打响了借人才之名行卖房之实的“抢人大战”。   2018年,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陆续“参战”。   3月21日,一直高高在上的北京和上海也被迫出手,推出了各自的新政,开始争夺目标人才。   5月8日,香港也加入“抢人大战”,推出为期3年的人才入境计划……   2018年春天,中国一线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进入疯狂模式。   “抢人大战”背后究竟在抢什么?本期《价值线》为您深度剖析。 疯狂抢人 疯到搞笑   送房、送钱、送户口,面试1000元补贴,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   从2017年开始至今,以杭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为代表的15个“新一线”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吸引政策。到了2018年3月,一直高高在上的北京和上海也被迫出手,推出了各自的新政,开始争夺目标人才。   5月8日,香港也加入“抢人大战”!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通过快速处理入境安排,为香港特区科技公司(机构)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该计划将于6月开始接受申请,首年度配额为1000个,每家公司(机构)每年最多可获配额100个。据了解,引进人才申请的时间可缩短至两星期,相比其他计划处理时间将缩短至一半。   至此,愈演愈烈的“抢人”战火已在中国熊熊燃烧,每年820万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甚至是高职学生都俨然成为各个城市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而在25年前,中国大陆大中专年度毕业生仅为50万人左右。如果说人才,那时的毕业生哪怕是中专生也算是稀有人才。   最近有个关于“抢人大战”的段子很火。   一小伙去西安走亲戚,在火车站被警察拦住,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小伙:“不是,我来走亲戚的。”   警察:“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条件。”   另外一小伙旅游,去西安火车站转车,又被警察拦住,警察问:“你什么学历?”   小伙:“本科。”   警察手一挥:“带回派出所,办学历落户,火车票钱报销。”   这还没完,一小伙在西安街上闲逛,又碰到了警察,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好了别闹了,我是本地的。”   警察:“带回派出所,让外地的大学同学来派出所接你,然后同学落户。”   段子当然是用来调侃的,不过,在段子之外,却折射出在最近全国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中,西安确实是热情得有点可怕啊。   现实比段子更魔幻。落户西安根本用不着本科,甚至不用本人过去。大中专学历以上扫码落户,速度快的,户籍卡第二天就快递送上门了。   《价值线》记者了解到,2018年3月22日,西安“新政”实施头一天,紧急落户的人数就达到创纪录的8050人。靠着天雷滚滚的“抢人”作战,西安在2018年前3个月抢入21万人,逼近2017年全年抢入25.7万人的战果。   别怪西安太凶猛,大家都是被逼的。2017年,二线城市的“抢人战”率先挑事的是武汉。   2017年初,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下车伊始,就放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豪言,开出三副“猛药”:一是零门槛落户(40岁以下大专、本科全要,硕博不限年龄都收);二是年薪给保底(专科4万、本科5万、硕士6万、博士8万);三是住房加保障(大学生买房、租房全8折,全国首创)。   为抓落实,武汉专门成立“招才局”,“抢人”被列入“一把手工程”。2017年,武汉落户大学生暴增30万,顿时成大学生最青睐的二线城市。   紧接着,成都一气儿推出“人才新政12条”,条件非常优厚:面试给补贴(1000块),求职免费住(7天),本科就落户;租住公寓要是满5年,还能以低于入住当年的市场价买下,简直无风险锁定买房收益。   这让成都受欢迎程度爆棚,2017年户籍数暴增36万,竟然超过了武汉。   这下所有城市都急了:再不动手,人要被抢光。   长沙说:我们这大专能落户!   郑州、合肥说:我们这中专就能落户?   天津、青岛说:我们这租房就能落户!   昆明说:来春城,先落户、再就业!   悄悄抢人才 广东才是榜样   日前,媒体披露了2017年“一流大学”35万毕业生的流向。报道显示,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而流向企业最多的还是华为,以及BAT等互联网公司,当然,紧随其后的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   媒体报道的“一流大学”35万毕业生统计口径,不但包括了39所“985”大学,还涵盖了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三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这42所高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相加的结果就是35万。尽管这一统计口径很难不引起一些非议,例如诸多财经类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比综合类高校要高。不过,作为一项社会统计,该结果还是能够体现出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倾向,以及各地区、城市的吸引力强弱。   从具体流向来看,北上广三地的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本地就业的比例都在下降。在北京,以清华大学为例,相比2016年,2017年的就业流向去广东的比例增加了近7%,北京大学的该数据则为4%。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生留在本地的比例下降5%,同时流向广东和华东其他城市的比例都在增加。   此外,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各所优秀大学毕业生也纷纷南下。北京、华东和华南成了东北地区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主要去处,从比例来看,广东的吸引力也在继续增强。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在珠海和深圳设立了分校区或研究生院,早期的布局也帮助这两所高校毕业生更顺利地选择在广东就业。   所以,从人才流向趋势来看,省份角度以广东为最大赢家,城市层面则是深圳大获全胜。通过具体比较一流大学签约企业的数量,华为、腾讯、恒大格外显眼,由此可见深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大有冠绝各市的势头。而这一数字,与深圳近几年在科技创新、产业壮大和经济飞速增长的表现十分吻合。   深圳是一座仅有40年历史的新城,高等教育是其软肋,但深圳却成了那个令人羡慕的“摘果子的人”,某种程度上深圳创造的是一项奇迹。在奇迹的背后,深圳的就业收入高、发展前景好、城市环境佳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深圳的人才政策极为开放也不可忽略。2016年3月深圳出台实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这些新政旨在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取消户籍、年龄、身份、人事关系等影响人才合理流动的“壁垒”。   相比北京、上海严控人口激增,深圳的人口迁入政策十分宽松。在高房价时代,深圳各区分别制定了“人才公寓”政策,给户口、给房子、给补贴。以深圳坪山区人才政策为例,该区针对高端人才最高补贴800万,赠250平方米住房,力度超过了许多内地城市。针对应届毕业生,坪山区给予在站博士后每人每年15万元生活补贴,给予就业并落户坪山区的大学生最高5万元的生活补贴。   值得指出的是,深圳只是广东的经济龙头之一,另一个经济龙头广州也不甘落后。而且广州各区的人才政策表现出越靠近深圳越积极的特点,梁埔区、广州开发区、番禺区、南沙区等与东莞接壤或隔江相望,与深圳仅几十公里距离,这些区也发布了类似力度的人才政策。加上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惠州等珠江两岸的城市共同发力,珠三角各个城市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吸引人才的生态网络。从诺奖、院士级别的顶级人才,到教授、博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再到本科、硕士为主的主流人才,珠三角各市既有内部的激烈竞争,又能抱团对外,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人才吸附能力。   抢人难言之隐:人口“双降”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中,除云南外,30个省市区先后公布了2017年末常住人口的数据(见右表)。4省市常住人口超50万人,广东以170万人口增量夺得冠军。但是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6省市常住人口增量却出现负增长,其中东北三省人口流失最为严重。   《价值线》记者了解到,2017年,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首次“双降”。哪怕北京仅减少2.2万常住人口,也是1978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奇景。   房价高、房租贵、交通堵、落户难,是一线城市的通病。当清华毕业生倾其一生买不起清华学区房,耗尽青春的人终究会发现,这是永远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离开是最现实的选择。有统计显示,北大毕业生的留京率,已从2014年的55.87%跌至2016年的46.22%,半数以上离开北京。   2018年3月,一向高冷的北京、上海如今也悄悄放宽了落户条件,被动加入了战局。中国城市的“抢人大战”升级,正式进入一二线大混战时代!   3月21日,北京市政府宣布,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凡是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利发明者和北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申请引进。   这一被外界视作“北京近十年最宽松”的落户政策事实上要求并不低:   “3年累计获得7000万元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社会贡献较大的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经纪人、文化传承人、展览策划人和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具有三级医院10年以上从医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健康专业人员”“具有国家‘双一流’大学(或学科)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年薪超过80万,月薪超过7万的程序员(此数据是根据北京市政策推算得出)”……   一个城市户口也可以说和太多的东西挂钩,买房资格,买车摇号资格,小孩子上学的教育资源,养老金的高低,都是和户口密不可分的。   细心地算一笔账的话,每个城市的户口价值都不一样。像北京这种福利满满的城市,一个户口,可以说是千金难求。   5天之后,上海也坐不住了,继2016年9月出台了“人才30条”之后,又提出打造“人才高峰”。直白点说,人才高峰政策其实是“人才30条”的进阶版、精细化版。   3月26日,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举行,并正式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对在“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等13个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一般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的人才”,或“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高峰人才潜力的人才”,予以特别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   阴谋论:抢人才背后是抢人口   有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认为,“抢人才”的背后,实则是“抢人口”。   《价值线》记者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充足的劳动力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长期低生育率、老龄化加速等问题,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变。   仅从劳动力的变化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在持续了相当长时期的增长后,在2012年开始进入下行拐点并延续至今,6年来累计减少劳动力超2300万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梁建章通过研究认为,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根本因素。   “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人口政策的竞争。”梁建章说。   “随着两孩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高峰本该出现却没有,说明实际上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梁建章坦言。   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于2013年底开始启动自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的重大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以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   但生育政策调整后,新出生人口并未达预期。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2016年则为1786万人,实际出生人口较此前原国家卫计委的预测低了三四百万。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悄然变化,加剧着人们对人口问题的担忧。   有消息称,菲律宾和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取消中国对菲律宾籍劳工的限制,30万名菲律宾人将到中国就业,其中包括10万名英语教师。   “上述情况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人口形势并不乐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认为,“人才争夺战”与人口形势的变化关系密切。   普遍的共识是,我国正面临超低生育率和严重老龄化问题。   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自2013年超过2亿人以来,每年增加1000万人,2017年60岁以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7.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1982年,这一数字仅为7.63%。   中国的老龄化是伴随全球人口变老的大趋势的,但速度更快一些。   美国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指出,2015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大于60岁)占世界总人口的8.5%;到2030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达到12%;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5%。2050年,日本和韩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为53岁;中国国民的平均年龄为46岁,比现在的平均年龄大9岁。   不仅如此,近30年来,我国一直居于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目前,按照官方的说法,修正人口普查漏报等情况,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5-1.6,远低于更替水平。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18。   所谓更替生育率,是指为了让一代人的规模大致相仿,需要达到每名妇女至少生育2个孩子的生育率。   梁建章认为,随着新出生人口的减少,意味着20-30年后中国的劳动者将大幅降低。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3-1.4,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中国将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和急速的老龄化。   也有学者对未来人口问题持更悲观的态度。   人口学者梁文政认为,中国生育率已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七八年后,人口总量即将负增长;即便全面放开生育,生育率仍将低迷,中国将面临人口坍塌风险。   锐评 这场抢人大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在这场拉锯战中,抢人大战更像是一场卖房大战:借人才之名行卖房之实或者是借引人之名刺激买房。   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去库存,促经济的目标。想想看,30万人落户,三分之一的人买房,那就是10万套房子,几千万的盈利呀。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西安新落户人口24.5万人,相当于去年迁入人口的总量,正因为这种短期爆炸式的人口增长进而引发恐慌式购房需求,致使西安房价3月份上涨11.2%。可以看出至少抢人大战在西安收到了甚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证明抢人大战实则是卖房大战的理由还有,最先动手的并不是大城市,而是二线城市。库存量越足,房价越低,吸引人才的力度就越大,速度就越快。相反北上广深,在这场拉锯战中并不出彩,因为本身它们就具备对人才无形的强大的引力,可以说人才是不请自来的。   是因为它们的房子不愁卖吗?是的 。   全国的房价谁能赶得上它们?没有。   这样怪异的情况,不仅仅是在西安发生,许多的二三线,三四线小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房价背离。   有人认为,罪魁祸首还是抢人。因为抢人制造了新需求,借人才之名行卖房之实。   自去年开始,因为3.30新政,许多地方的楼市交易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交易量下降的话,长期下去难免会威胁到土地价格,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就威胁到了其收入的命根子。   而送户口又送钱的事情,天上哪里有那么多馅饼可以掉。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送了户口又送钱,给你甜头无非是想把你留在这座城。   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就是张“行走的房票”。他们要消费就业、恋爱结婚、扶老携幼,人口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妥妥的房地产刚需。用几万块“引进人才”,却能买断了一个人的“购房期权”,再为城市创造人口、创造财富,这对地方政府来说绝对是笔“好买卖”。   这些质疑都是大家所关心的,也非常尖锐,并且绝非没有道理。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我们再看一条新闻就明白了。   3月30日,财政部对外公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除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有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   什么意思,看懂了吗?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地方政府自己都在被银行管着,首付和利率是央行在指导,而落户卖房却是地方政府的张良计,房价更像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   上述那条新闻,本质上就是财政部在打击地方政府的违规举债,而央行的首付调控,则是禁止居民加杠杆。   而地方政府为什么要顶风作案呢?   因为地方政府也苦啊,以西安为例,2017年底,西安市政府债务余额1907亿元,西安市政府综合财力却仅仅只有1364.71亿元。推算一下,2017年西安政府债务率约为139.74%。   这个数值远高于去年底全国各城市的平均债务率80.5%,并且再加上数额庞大,定时炸弹般的隐形债务,地方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一个城市的存量经济总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么庞大的债务问题,没有增量进来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讲,各个城市抢人当然利好城市和经济的长远发展,但短期来看,未尝不是各个地方解决债务燃眉之急的现实考虑。(信广立)   附件   2018年一季度全国GDP排名前50的城市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价值线就一季度GDP位居全国前五十位的城市,进行了汇总。   上海、北京、深圳依旧位居前三位,天津微弱优势领先广州,居第四位,广州位居第五位。 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分列第六到十位。   一季度同比去年增量上看,上海增量 940.56亿元位居第一,北京、深圳分列二、三位。西安一季度同比去年增量468.3亿元,位居第四位,表现出色。   名义增速上看,西安一季度名义增速高达35.94%,遥遥领先!济宁一季度GDP名义增速20.37%,位居第二位;杭州一季度GDP名义增速 16.54%,位居第三位。50个城市中,多数城市名义增速都在10%以上,49个城市同比去年都有所增加,只有唐山市出现了负增长。   一季度人均GDP方面,山东省东营市以人均 46274元位居第一,深圳市人均41584元位居第二,无锡市36666元位居第三。苏州、广州、镇江、上海分列第四到七位。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