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百房也推送深圳组建80个优质教育集团及深圳中学落定梅林等内容,聚焦教育资源的变化。
近日,深圳市工务署发布了由其组织建设的6所中学项目的最新情况。学校涉及福田、罗湖、盐田、坪山等片区。
据了解,6所中学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内全部交付,将给师生带来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学习生活体验。
深圳家长看过来!
01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
位于罗湖区沿河北路侧,临近宁水花园、东深小区、东深供水公司等。
占地面积:约2316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71940平方米
学位数:新增48班/2400个
建设内容:新建校区,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宿舍等。
设计亮点
◆项目用地紧张,布局上因地制宜,有效地呼应周边环境,注重整体性、协调性,空间向上及向下
进行有效拓展及突破。校园整体高低错落,天际轮廓线丰富,逐级退台,在减缓对周边及校园内部空间压力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屋顶休闲观景平台,体现丰富的空间维度及多层次性。
◆校园设计始终贯穿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按照深圳市绿色建筑国家二星级标准建设,通过设置绿色屋顶、透水地面、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等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要求。
02深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
地址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南邻广田路,北接大华路。
占地面积:约87091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10000平方米
学位数:新增60班/3000个
建设内容:新建校区,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多功能厅、体育馆、师生宿舍、地下车库及设备房等。
设计亮点
◆项目设计在遵循教学楼常规布局的基础之外,依据地势构建了环境优美、错落有致的学习生活空间,为两点一线的生活增加更多学习交往空间,使得寄宿制学校不再是封闭的功能堡垒,而是包容、开放、交融、共享的多元空间。
◆项目外立面采用以陶砖幕墙+清水混凝土为主的设计,体育馆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体系,通过37米大跨度无柱设计,极限增加使用空间及便利性,为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通过风雨连廊形成整体,延展学习与生活的边际,将二者有机结合。
03深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地址:位于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沙路北侧。
占地面积:约66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10000平方米
学位数:新增60班/3000个学位
建设内容:新建校区,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含食堂)、综合楼(含体育馆、图书馆、剧场、游泳池)等。
设计亮点
◆项目整体南北呼应,将学校南北入口打造成一条中轴线,结合景观、外部河流形成基础格局,对传统教学空间进行“重构”,为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提供物理空间,创造一个独特的巨型形态、具有标识形象的“校城”。
◆学校整体构架分为:五区、三轴、十二空间。五区为运动区、入口区、教学区、公共区、宿舍区;
三轴为一条南北景观主轴线、两条西景观辅轴线连接教学区、公共区和运动区;十二空间为分布在五个区的十二个景观空间,空间尺度不一,功能各异,构成户外活动的空间系列。
04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
地址:福田区百花七路2号。
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
学位数:按36班规模重建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办公综合楼、教学综合楼、地下综合功能场馆、游泳池、篮球场、风雨操场及配套用房等。
设计亮点
◆本项目的校园餐厅可容纳900人同时进餐,报告厅可容纳千人,图书馆可藏书7万本。项目以“驻园”的理念,将低密度、舒适的建筑在场地中呈现。建筑在场地漂浮,绿植在屋面生长,阳光洒满校园。学校将成为一个公园般的城市“绿肺”,让孩子们也能在“公园”中惬意地学习和生活。
◆项目提出双首层多层次空间概念,通过对校园内地形和空间的重新塑造,营造层次丰富的校园微环境,为老师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空间。建筑以流动的形式,随着周边关系,在场地内自然的扭转折动,整个建筑就像一个漂浮在公园当中的精灵。
05深圳中学初中部
地址:位于罗湖区贝丽南路与田贝三路交汇处。
总建筑面积:约64340.64平方米
学位数:原有42班/2100个学位,新增至48班/2400个学位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包含4栋建筑,新建教学楼、新建综合楼、风雨操场为新建建筑,现状综合楼为改造建筑。
设计亮点
◆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体验,设计共享中庭、室内跑道、风雨操场等建筑,在风雨天气情况下,也能保障校园教学及学生活动。退台的设计让每个楼层的学生都拥有方便的活动空间。每一栋建筑都配备了充足的架空空间以及屋顶平台系统,扩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共享中庭形成趣味性复合空间,满足多楼层学生的活动需求。
◆项目采用具有校园历史符号和记忆的代表性建筑材料——红砖,并从深圳中学的校徽中汲取元素,形成独特的立面形式,传承深中精神。
06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地址位于盐田区盐田路1号。
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
学位数:不增加学位。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报告厅和餐厅等。
设计亮点
◆本项目建设地块整体呈“西高东低”的三角地形现状,东西高差约18米。为充分尊重现状自然条件,项目依山就势进行规划设计,建筑与场地融为一体,延续原校园风格,形成多首层设计,通过连桥与校园原有建筑连接,形成有机整体。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fangchanchangshi/11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