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汤南小产权房意思,请大家相互转告

梅州丰顺:乡村振兴正当时

记者:丁书斌、胡金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到丰顺就是要突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提起乡村振兴,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成竹在胸。曾永祥表示,在洁净为先、文化为魂的基础上,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有基础和保障。

农村美不美,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在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种玊上围门口,参天的古榕与清澈的池塘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新楼村的变化就是丰顺县打造美丽乡村之缩影。

新楼村位于丰顺县南端,与县城相邻,206国道和235国道穿境内而过,是丰顺县乃至梅州市的南大门。新楼村总人口1万多人,是丰顺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人口多、居住密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可想而知。此前,村民随意丢弃垃圾、乱倒粪便,每逢下雨天全村都能闻到异味,污水横流,大家都不敢出门。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树虎说:“我们村人口多,曾经是环境脏乱差的一个村,自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我们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们的村容村貌靓起来了,还在2017年获得广东省文明村的荣誉称号。为了巩固和提升我们的靓丽环境,在县里和镇里的指导下,我们村两委决定实行保洁员竞聘上岗制,一是有利于对保洁员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避免乱打‘关系牌’、‘亲情牌’,只做‘老好人’的情况出现,从根本上提升保洁员战斗力。”

新楼村作为汤南镇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环境综合整治是重点,为做好工作落实,汤南镇在新楼村公开招聘保洁员,通过竞岗试点先行。竞争上岗后并不是“铁饭碗”,镇、村两级卫生保洁工作都制定了相应监督考核办法,每天都有干部进行巡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测评打分,分数排名靠前的保洁员给予奖励,排名靠后的保洁员将扣除奖励并通报,优胜劣汰。

现在,每天天微微亮,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通过竞岗演讲方式聘用的11名保洁员就推着小车,带上铁铲、扫帚等垃圾清理工具,穿梭在全村各自然村中,把路面、水沟的垃圾进行清扫,把垃圾集中到收集点,负责清运的保洁员用清运车把收集点的垃圾不断运到中转站,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新楼村种玊上围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游玩。”汤南镇镇长罗锦涛说,为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县里和镇里指导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倡议每人每年缴交10元保洁费作为农村保洁经费,县里镇里也有保洁经费拨到村里。经费有了保障,新楼村的保洁工作做到日产日清,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也变得讲礼仪、讲卫生了。

短短一年多时间,新楼村垃圾少了、游人多了。

“现在环境好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县城住”。新楼村村民、67岁的教师罗典辉介绍,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从基本的“治污、修路、建房、种树”抓起,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难点,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环境。

干群合力之下,短短一年多,新楼村完成近300个茅坑的拆除、20多户养猪户的搬迁、200多户民居的“穿衣戴帽”等,古寨及周边的水沟清理疏通、村道铺上石砖……“脏乱差”变成“绿美净”。

新楼村的改变并非个案。

去年以来,丰顺县坚持洁净为先、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共建共享,全面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新岭村左岭文体公园,村民陈德祚和妻子散着步,推着小孩出来晒太阳。今年37岁的陈德祚自幼在泰国长大,近两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这些变化让我下定决心,回家发展!”

在坪坑村,村民住上统一设计的现代化洋楼,村里建成小型儿童游乐场,小溪边建起了木栈道、凉亭、石桌等设施,俨然世外桃源。原来,坪坑村的乡贤吴先生是经营园林工程的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通过乡贤出资、政府扶持、村民自筹的方式,该村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新农村。昔日破旧的小山村,蜕变成了新农村。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村民看到了周边变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联手政府、乡贤,掀起了建设家乡的热潮。

产业强不强,是乡村振兴的保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顺县森林覆盖率达78.27%,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丰顺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让生态资源变成富民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文章。

从丰顺县城出发,粤东第一瀑布龙归寨瀑布和千年古刹释迦庵等景点串珠成链,自然风光和文化景点相互交融。

由于生态资源丰富,紧邻龙归寨瀑布风景区,汤坑镇横东村将村落的四围屋修整改造成民宿,种植成片的四季花卉,在村前溪水两岸建设长廊,打造风光带、修建水上游乐园,与周边村落实现联动发展。

去年以来,横东村新增了十多家农家乐、农庄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成为悦山、乐水、享文化的生态休闲旅游黄金走廊。

“村民将闲置的老房屋出租,每间房一年的收益为1200元。”横东村村民徐先生说。

“现在环境好了,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尝到美丽乡村建设甜头的新楼村党支部书记罗树虎表示,新楼村计划以中国古村落种玊上围为核心,打造集特色农业、农事体验、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旅游+艺创”小镇。

“县里规划了300亩的湿地公园。”汤南镇负责人表示,对于新楼村打造潮客文化相融的都市田园综合体,乡贤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将引进外来有实力的文创企业,建设“艺术家村落”,打造独具特色、有代表性的“文创小镇”。目前,已初步达成协议,第一期投资约3亿元。

而在丰顺县留隍镇,该镇以“五村连片、十村联动”为抓手,大力推动温泉旅游、客潮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四片区”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精品路线,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

丰顺县是广东省新一轮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县,建设项目位于留隍镇镇域,规划总投资1.9亿元。项目建设连线成片、协同推进、联动发展。

连片示范区涉及行政村10个,自然村59个,覆盖人口6015户32149人。主体建设村为砂汤、上围、九河、田坫、葛布等5个村(共2379户13358人,其中贫困户172户,贫困人口423人人),以九河村为核心,连接上围村、砂汤村、葛布村、田坫村形成建设主体村。辐射带动村为环市、上湾、口铺、新埔、长林等5个村(共3636户18791人)。

其中九河村与葛布村规划为中心社区,功能定位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水岸湿地、康体养生”为主,植入先进的农业种植管理模式和理念,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以镇区产业服务功能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温泉旅游、客潮文化旅游等影响力,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四片区”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即:十里乡景观光轴、百年古建九河心、林深竹湾深水带、田园湿地滨江带、森山间谷激流带、温泉度假区、科普休闲区、农业观光区、拓展探险区),让游客享受韩江沿岸主体建设及辐射带动范围全线长约67公里,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的滨江生态乡村景观,打造广东省城市圈知名的“客潮古邑、青榄之乡”留隍健康主题小镇。

农民富不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环境干净了,村里漂亮了,农民的钱袋子也慢慢鼓起来了。

新楼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通过治污、修路、美化工程,脱掉了那件掩盖了文化气质的“脏外套”,吸引乡贤回乡创业,越来越多游客前来百年古村寻幽览胜。

在新楼村的小巷内穿梭,不时在转角处便能偶遇一座座修缮如旧的公祠,无论是雕刻精美的檐角还是丰富多彩的墙绘都与白墙黛瓦的客家围屋透着些微不同,展现出客潮文化交融的魅力。

村庄的改变唤起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有些村民无偿拆除菜园、禽畜圈养地给村里做绿化用地,有些村民发现了商机,开始发展农家乐。

27岁的罗增隆是回流人员中的一位。如今他家是村里的“农业大户”了,因用料讲究、制作过程求质不求量,而且不添加防腐剂,生产的大菜干、菜脯等供不应求。“卖这些每年也能挣个十几万。”现在,他每天早上到市场上摆摊,下午就给合作的饭店、餐馆送货,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最近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了,前几个月一车的游客在熟人推荐下直接来到我家订货,我觉得在农村越来越有奔头了。”罗增隆说,他想做自家的品牌,租一些农田种植萝卜等原料,把种植、加工、包装、销售都做起来,做大产业规模。

丰顺县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推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奔康步伐,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初夏时节,留隍镇西山村释迦岽的高山茶园郁郁葱葱,沿着梯田优美弧线蔓延的茶园,充满生机。释迦岽出产的高山富硒茶叶在丰顺县、临近的揭阳、潮州市小有名气。

“留隍镇西山村地处粤东第三高峰、海拔1285米的释迦岽山脉,溪河遍布,山青水绿,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种茶。”

西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光介绍,释迦岽种茶历史悠久,其云雾茶带有自然香,饮后齿夹留香。每到采茶时节,潮汕茶商总会到此买茶。

然而,因为缺乏深加工技术、品牌、销售渠道,西山村民种茶并不能致富。长期以来,大部分茶农们没有“主动权”,只能简单加工,将半成品茶叶成批卖给外地的商贩。

“每斤半成品只能卖30元左右,种茶是在帮别人赚钱”。“小散乱”特点明显,九成是由家庭手工作坊加工或农户来销售鲜叶。长此以往,产品附加值被严重削减。

如何将种植茶叶的效益放大?近些年,西山村进行多方探索,陈世光等村干部也去到梅州市西阳镇等地学习。陈世光发现,茶产业虽然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释迦岽茶叶基础好,但要发展茶叶产业,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生产、加工和包装流程,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品牌。

于是,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发展多种农业项目,织农村创业青年和群众进行农技知识培训,依靠科技发展致富。

几年之间,陈世光带领全村村民筹资400多万元、推广种植标准化茶园600多亩、组织茶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释迦山云雾绿茶”品牌商标、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一系列的转型行动陆续上演,力求带动农户致富。

舞好龙头,带动龙身。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梅州释迦岽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诞生,采取“公司+农户”的做法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实行农业产业化种植,打造“释迦山云雾绿茶”品牌商标。

“近年来,梅州以富硒土壤和长寿之乡的资源为依托,制定品牌战略。”陈世光介绍,在去年勘测抽样中,释迦岽茶业生产基地的硒元素含量颇高,土壤中硒平均含量达1.74mg/kg,成为梅州市首批76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

由于重生态、茶叶品质好,销量节节攀升,销售区域也从本地扩展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区域。茶叶价格从每斤50元上涨到几百元。

有了龙头茶企的带动,村民也跟着受益。陈世光介绍,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4千多亩,仅仅种茶一项,农户年均增加收入2-5万元不等。“大部分村民建了新房子,也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种茶”。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hot/116784.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