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一线城市龙岗最新小产权房出售” 深圳或在5年后入老龄化阶段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称,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都需要大量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家庭工人,这种家庭工人应该是有资格认证的、非常专业的,包括可以做家庭护理、家庭保姆、家政服务等工作。“现实中不仅是深圳,养老人才短缺已是国内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若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超过10%的标准,深圳将在2027年进入老龄化阶段;若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超过7%的标准,深圳将在2029年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如今由于深圳户籍人口政策作出了调整,入户人数增加,深圳可能会在2023年提前进入到老龄化阶段。”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陈开萌称,上述数据是“此前的业内预测”。

  “按照深圳的人口规模和体量,老年人口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下一步深圳需要再加大养老床位的建设力度。”陈开萌说,在养老床位短缺的同时,深圳也缺养老人才,主要是管理类人才和专业类护理人员。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17》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市社会养老机构34个,床位数6830张,收养人数为3050人,不到床位数的一半。此前深圳本地媒体也曾报道,深圳公立养老机构普遍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略高,但无户籍限制,仍有床位空余。

  原标题:“最年轻一线城市”深圳或在5年后进入老龄化阶段

  但数据背后亦有特殊背景。陈开萌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深圳的“年轻”主要由移民性质决定,一个因素是深圳整体居住人口平均年龄偏低,以过来创业、打拼的年轻人为主;第二个是深圳的户籍老人占比较低;第三个是深圳老人的流动性比较大,老年人口数量不稳定。

  “养老体系的运作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的协调作用,政府力量起到领导、引领导向、形成氛围的作用;市场之“手”需要把整个养老体系、养老服务搞活;而社会力量是一个很有效的补充。这三者是密切结合的,对整个体系的构建、服务的到位、化解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都起着重要作用。”谢培豪说。

  此前,广东省曾提出,到2015年全省养老体系的目标是“9073”:90%的老人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深圳民政部门发布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深圳市养老床位总数达8359张(含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场所床位),从整体上看,其时的深圳已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

  拥有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优势的深圳,也即将应对“银发浪潮”。

  当然,更直观的数据显示,深圳仍然年轻。根据2013年的统计,深圳的人口平均年龄为33.6岁。《南方日报》2017年3月报道称,深圳全市非深户人口的平均年龄33.9岁,年龄最大的为南山区35.8岁,最小的为龙华区32.2岁。

  谢培豪说,影响老人入住的因素很复杂,“但最主要是服务和收费,我们的养老服务还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40后”、“50后”的老人们很多也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这是思想上的问题”。

  《条例》包括九章九十五个条文,涵盖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针对养老机构建设,《条例》要求养老机构床位设置应当以护理型床位为主。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应占总床位的80%以上。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应逐步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

  在人才建设方面,《条例》强调,特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设立社区养老专员,养老专员与常住老年人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00。养老专员负责为市民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服务推荐等,推动养老服务资源优化分配,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形成养老服务清单,链接服务资源。

 

  在此背景下,日前,深圳市民政局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下称《条例》)并公开征求意见,引发社会关注。这座中国“最年轻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布局未来的养老事业,提出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全社会参与到养老事业中去。

  此外,政府应当完善养老机构资助制度,深圳小产权房网,对社会力量投资举办的养老机构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符合条件的星级养老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资助。公办养老机构以扣除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后的实际服务成本为依据,按照实际投入的成本,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陈开萌认为,推行“时间银行”可能在短期内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服务时间存在哪里、谁来执行、谁来管理和储存、多年以后谁来兑现等,这些方面的内容目前都没有细化,要推行仍任重道远。”

  但是,陈开萌指出,在深圳部分区,依然出现养老床位紧缺的情况,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等区,每千名常住老人拥有床位数还是不足的,若相比起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50张至70张,深圳更是有着较大差距。

  在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过程中,老年人口也随之增长。深圳市法制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28.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大约有90万老年人,深圳小产权房买卖,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有超过120万老年人。

  针对目前深圳市存在养老规划不足、养老用地难以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养老人才短缺和扶持措施不足等问题,《条例》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尽管现在深圳还年轻,但深圳也会老。今后到深圳居住的老人会越来越多,老年人口数量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深圳需要未雨绸缪。”陈开萌说。

  深圳提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也被称为“1336”工程。广东医科大学养老研究院院长谢培豪认为,深圳的“1336”工程涵盖了养老事业的方方面面。

  《条例》提出了深圳特色养老的总体方向,要求打造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全市域养老服务网络(1张网),用好政府、市场、社会公益力量(3股力量),提供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服务(3种服务方式),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服务体系(6个层级)。

  为了鼓励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条例》还提出,特区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志愿服务积分等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养老规划和养老用地方面,《条例》要求,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按照每二万人不少于7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置建设,具体由区主管部门进行规划。新建住宅区的养老服务用房等设施,应当按照前款标准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区未达到标准的,通过购置、置换或者租赁等方式调剂解决。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