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山公园小产权房?解读|遵义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一、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国际国内经济大背景迫切要求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尽管世界经济有复苏迹象,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经济下行形势较为严峻,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周边省份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趋于强化,对资源、产业、企业、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经济下行促使各地抢占后危机时代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随着土地、环境容量等各类要素供应趋紧,通胀预期的加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受国家控制政府性融资限制,政府性投资进入清理、调整期将有所放缓,加之国发62号文件对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增加了招商引资项目困难,工业投资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投资拉动效应将进一步下降。

(二)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和选择迫切要求我市工业经济必须转型升级

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工业仍需加速发展与工业层次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发展路径选择看,重型化是经济发展必经阶段,当前工业经济重型化加速发展对资本有机构成、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资源要素供应趋紧,加上“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刚性要求,生态化要求日益提高,必须切实转变企业粗放经营和资源配置粗放管理状况,加快推进传统工业体系向生态工业园发展。从产业发展方向看,特色轻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产业,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必须加快培育、大力发展;冶金、化工、能源产业等传统产业亟需改造提升,必须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而我市要打造“总量跨越、质量跃升、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遵义经济升级版,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就必须坚持“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三)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迫切要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我市工业企业数量少,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在国际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尚未形成。从现有产业看,冶金、化工、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原材料产品市场低迷,用电成本较高,国内产能过剩,企业亏损严重,加之国家严控发展并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未来发展不可预期;能源产业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炭开采条件差,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煤电化、煤电锰、煤电铝等产业发展面临资源供给、产品市场、产业政策等制约;烟酒等特色轻工业受到国家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较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主要产品差别化不足、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较低。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链短、根植性弱,产值集中在少数龙头骨干企业,对本地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从规模上看,工业企业产值超100亿元的只有1户,而且产值不超过400亿元;产值1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企业也仅19户,总量仅480亿元。工业产业中只有特色轻工、材料、能源三个产业产值介于290亿元-860亿元之间,装备制造、化工两产业产值均不足100亿元。从市场结构看,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偏低,产品档次普遍不高,缺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缺少叫响海内外的知名品牌,一旦市场竞争激烈就会直接影响产业发展,脆弱性大。近几年我市工业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白酒行业的强力拉动,白酒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60%左右,2013年以来,由于政策和市场因素,我市“一股独大”的白酒产业陷入低谷,我市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充分暴露,给工业经济带来的发展隐忧,今年又是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模式转型,推动工业经济保转型升级。

二、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

(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有利条件

1.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继续增大,经济效益指标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为14.3︰45.9︰39.8,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702.6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0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18.8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1倍,占全省的26.27%,提高了5.67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位。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281.5亿元、税收总额162.7亿元;2011年-2014年工业经济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9%、22.1%、17.5%、17.4%,工业企业利润占全省的6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8家,比“十一五”末增加503家,从业人数达到12.2万,是“十一五”末的1.08倍,工业带动新增就业6.22万人;至2014年,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达229户,比2010年增加130户,有18家大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10亿元,其中13家企业超20亿元。

2.工业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形成特色轻工、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产业布局相对完整。2014年,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45.9%,增加了5.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533.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1倍,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4.8%;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66:34调整为74:26;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978.8亿元,同比增长22.4%,占GDP比重为52.5%;非公工业增加值25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06倍,占规模工业的29.5%;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各项扶持资金7亿元以上;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765.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占规模工业的97.8%,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特色轻工业产值859.2亿元,占比47.6%;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09.3亿元,占比22.7%;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1.2亿元,占比5%;煤炭行业实现产值113.1亿元,占比6.3%;化工产业实现产值88.8亿元,占比4.9%;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72亿元;占比13.5%。

3.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达到31家,比“十一五”末增加1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户,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49件,是“十一五”末的3.1倍。新力铸锻、钛业公司、长征电气等10户企业成立院士工作站,梅岭化工、乌江机电、凯星液力等7个单位建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钛业公司、茅台股份等企业研发中心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十二五”期间,共组织实施55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产品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25.6%,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贵州省著名商标234件、地理标志商标8件,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抓好“信息化镇”示范建设,有效推进“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应用项目,推动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改善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引进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建成“阿里巴巴遵义产业带”电子商务平台,帮助300多户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和品牌打造,积极推动“两化融合”。积极推进节能降耗,主要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全面推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范围扩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以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33万吨、3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及3万千瓦火电机组,拆除68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91条。

4.产业园区平台承载能力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市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平台,产业园区平台建设显著。至2014年底,形成了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3个省级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区、7个省级“511”示范工业园,17个重点园区纳入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实施计划。全市19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36.62平方公里,累计开发面积8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789.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62万平方米、企业自建厂房588万平方米,入驻率85.6%,入园企业488户,从业人员11万人,园区建成投产项目372个,累计引进项目895个,合同金额1839亿元。在工业园区平台载体的支撑下,全市块状经济快速崛起,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显现。

5.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扶持企业发展,不断制订完善一系列激励经济发展政策,配套建立了工业直接融资发展基金、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发展资金等多项资金,加大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节约集约利用要素资源,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减负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发展难关。深入推进工业“百千万”工程,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六大支柱产业加速发展和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全市上下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合力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经济保转型升级面临的良好机遇

1.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从国际层面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主流没有改变,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分工、增长模式深度调整,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向纵深推进,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不仅是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梯度转移趋势也开始显现,有利于我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国家政策支持将提供新的增长动力。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来看,“十三五”时期国家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会继续推进、国发2号文件项目化实物化会逐步落实、武陵山乌蒙山黔中经济区3个国家层面战略规划区的开发建设将加快推进;国家鼓励东部产业向西部加快转移尤其是国发[2014]60号文件放宽市场准入、创新投融资方式,所带来的民间资本投资增长促进政策;国家实行定向调控及降低银行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刺激政策;针对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已启动实施“7631”政策工具箱来稳增长,着力通过扩投资促消费、突出重点支撑区域来扩内需,通过产能装备资金“走出去”实现生产不失速外需不下滑。目前,投资领域七个重大工程包、消费领域六大工程已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专项发展规划已陆续出台,“一带一路”战略已全面推进,西部地区面临更多机遇,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3.宏观产业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省委省政府在“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实际,规划发展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物联网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省将采用各种扶持措施加快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4.我市外向型发展格局态势良好。当前,我市工业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遵义机场通航、两纵一横高速公路骨架形成,对外快速物流通道已经构建;共建黔中、紧贴成渝、上海帮扶、筑遵合作、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特别是能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加上对外快速通道的建成和保税区、经开区、产业园区等开放性平台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我市传统上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区位劣势有望逆转,为我市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拓展资源配置和要素引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四化同步”,城乡提升八大工程、“五个千亿级”产业、35个省级农业园区、17个工业园区、“全景域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食品、化工、装备制造、有色、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与平台。

三、“十三五”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贯彻执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抓转型”指导方针,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遵义智造”品牌为引领,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以“绿智园区”为发展平台,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大力培育“三大千亿产业”,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实施“五大工程”,做响做亮“六张名片”,统筹推进四大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在“十三五”期间成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完整、带动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核心产业,不断扩大工业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加速打造遵义工业经济升级版。

(二)工作目标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更加扎实;工业经济重型化、高新化、生态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特色轻工、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

1、工业总量不断做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从2014年的1702.6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4500亿元。

2、工业增速与投资继续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2017年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工业投资按年均20%增长,实现总量从2014年的985亿元到2020年的2600亿元。

3、效率明显提升。第二产业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年均增长15%,由2013年的15万元/人提升到2020年的41万元/人。经济发展方式从拼资源、耗环境的数量型或粗放型迅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质量效益型或集约型转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4、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同时,科技三项费重点向工业转型升级倾斜。经济发展动力从单一的投资驱动迅速地切换到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三力共动上来。

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2020年,轻重工业比转变为55: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1%;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6、园区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其中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1个,500亿元至100亿元的产业园区9个,100亿元至5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50亿元的产业园区4个。

7、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8、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3年的1.25吨标准煤降至0.87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3年的88吨降至2020年的76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13年的65%提升至2020年的7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省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9、“两化融合”强力推进。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0年,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70%,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达80%,“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扩大到300家,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显著提升。

(三)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主线,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工程,推进“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并举,,进一步稳定政策,加大企业减负扶持力度,优化企业服务,引导企业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以《遵义四大区域生产力布局规划纲要》为引领,按照“中部

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区域布局、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要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突出特色比较优势,统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差异化、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业产业体系。中部区域紧紧围绕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发挥“火车头”牵引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新材料、特色食品、化工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临港等产业“新高地”,实现新兴产业率先崛起。到2017年,力争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54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区域工业比重10%。西部区域紧紧围绕企业品牌、特色资源等优势,发挥西部三县(市)生态文明引领作用,重点发展名优白酒及配套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竹及竹加工、特色食品等产业,推动工业旅游带动特色产业互动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带示范区,实现特色产业全域突破。到2017年,力争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81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白酒产业产值占区域工业比重85%。东部区域紧紧围绕绿色、生态、有机品牌等优势,发挥东部三县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用,以茶旅一体化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轻纺、建材、烟花爆竹、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区,实现联动开发与发展。2017年,力争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0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茶加工产业产值占区域工业比重60%。北部区域紧紧围绕能矿资源等优势,积极构建承接川渝发展“桥头堡”,重点发展铝及铝加工、能源、民族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材等产业,“无中生有”特色制造业,打造工业发展突破区,着力打好产业培育扶贫攻坚战,实现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到2017年,力争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4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制造业产值占区域工业比重80%。

(二)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1、加快提升主导产业

特色轻工产业:重点打造白酒、烟草、特色食品、茶叶、制药、竹业“六张名片”,着力打造茶酒姊妹篇,延伸茶酒全产业链,构建特色轻工产业体系。加快做大做强以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发展以生物化工产品、特殊发酵产品与生物过程装备为主的生物制造产业;强化国酒茅台品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新兴白酒品牌企业,实现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大米、蔬菜、肉类、辣椒、油菜籽等特色食品深加工,做响绿色、环保、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培育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现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7年,特色轻工产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劳动生产率增速为30%,到2020年,特色轻工产业总产值突破2300亿元,劳动生产率增速为42%。

电子信息产业。以高科技电子信息产品为发展方向,把握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网络无线化的趋势,抓住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发展机遇,依托以晴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积极对接上海、广州、重庆等主要城市,进一步做大以集成电路、笔记本、手机、航空电子、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等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物联网、新型元器件等为主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为主的新兴信息服务业,力争到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5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依托061基地等军工企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优势,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江南航天集团为依托,以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公司、贵州航天凯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等为龙头,整合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开发。推动海尔电器公司冰箱技改扩能达250万台/年规模,积极引进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电产品,积极推动长征电器系列企业异地技改和技术创新,促进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提升高低压智能开关、继电器、民用接触器、电梯、风电装备及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种机械、精密机械产业。大力提升电气机械、工程机械等传统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名牌产品。到2017年,机电及装备制造产值达到700亿元。其中:汽车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家用电器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实现50亿元左右;电器元件及成套设备实现产值150亿元左右;风电装备实现产值100亿元,笔记本电脑机配套产业300亿元左右。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30%。到2020年,机电及装备制造产值达到1000亿元,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45%。

2、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深入实施直供电政策,大力推进煤电铝(钛)、煤电钢一体化,加速形成黔北大型铝工业基地,力争3年内基本完成南部企业退城进园搬迁技改,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及深加工产品以及发展新型节能建材和石材加工。到2017年,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以上;电解铝产能100万吨,电解铝就地加工率90%以上,深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钛深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镁材料深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铝氧化铝产能300万吨,钢丝绳产能55万吨,海绵钛产能3万吨,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30%。大力发展以钛及钛合金粉体材料、铝钛合金、铝合金压铸材料等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以高性能特殊钢材料为主的先进合金材料;以高强度铝合金锻件、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等为主的先进结构材料;以钛基复合材料等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力争到2017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20年,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40%。

能源产业:重点开发中西部遵义县、习水县、桐梓县、仁怀市富煤区,稳定发展绥阳县、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等资源量过亿县区,控制火电规模,促进小水电开发,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支持余热余压、垃圾、风力、煤层气、太阳能发电,加快页岩气、地热等资源开发利用,打造综合能源基地。到2017年,全市能源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kW以上,其中火电装机容量400万kW,水电装机容量450万kW,风电、瓦斯发电、自备电源等其他装机容量150万kW。全市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年以上,全市生产矿井124对,单井产能45万吨/年的煤矿占70%,单井产能6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占10%,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6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含机械装载)达85%以上;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火电装机容量44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480万千瓦,风电、瓦斯发电、自备电源等其他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力争到2017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化工产业: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化工,支持发展其它精细化工,增强化工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桐梓、习水循环经济型煤化工基地建设。支持遵义碱厂异地技改,发展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氯碱产品,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绥阳循环经济煤电化项目建设。实施赤天化尿素生产线扩能改造。到2017年,化工产业产值200亿元。桐梓煤化工形成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80万吨高效复合肥生产能力。力争到2017年建成习水县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100万吨煤制油、60万吨煤制烯烃、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到2017年,PVC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氯碱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电石生产能力达到48万吨,乙二醇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尿素、甲醇、复合肥、二甲醚、二甲基亚砜、碳酸二甲酯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力争形成年产30万吨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离子膜烧碱、48万吨电石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28%。到2020年,化工产业产值300亿元,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40%。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产业。以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为重点,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快对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市场占有率高的中成药大品种和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大力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品牌化建设、原产地产品认证及原产地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积极推动以遵义市道地药材质量特色为基础主的中药民族药标准进入国家药典标准。努力开发相关中药提取精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等。支持利用现代化学合成技术解决支濒危道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供应问题;通过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形成一批可用于技术转让的中药有效成分、化学原料药、药物中间体的技术专利。积极推进医药原料、辅料和制剂的委托合同生产(CMO)。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数据、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力支持生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的手段攻关中药民族药二次开发、规范化种植中的难题。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先进技术对遵义珍稀濒危特色药用动植物进行保护性研发;鼓励和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的社区和家庭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大力投入支持产学研研究,建立5-10家产学研基地,依托学研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及新产品研发。加快新型特殊医疗器械和新型医药包装材料等有特色健康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力争到2017年,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

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要素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发展方向,突出发展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要素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社会化水平的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一批服务业外包大企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培育科技产品开发、科技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易等知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普适性的电子商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积极培育高端的检验检测服务、研发设计服务,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化升级,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力争到2017年,服务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4、加快淘汰落后产业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加快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低效益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布局的项目开工建设。

(三)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重点推进湘江、和平、汇川机电制造、新蒲高新、仁怀名酒、湄潭绿色食品、桐梓煤电化、绥阳煤电锰、赤水竹业、务正道煤电铝、绥阳风华、红花岗药业、苟江冶金、凤冈有机生态、习水煤化工、余庆龙溪等重点园区建设。一是积极培育“绿色智造园区”。通过运用低碳环保节能及信息化技术,对园区及园区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化”和“智能化”改造,将新蒲高新科技产业园等打造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信息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新型产业园区。二是提升园区内涵。推动贵州钢绳集团、遵义碱厂、汇鑫铁合金公司、中国江南航天投资控股公司、天仪电器公司、遵义卷烟厂等市内重点企业退城进园。加强同周边地区以及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园区共建,建设一批区域合作示范园区。三是加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计划,着力推进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标准厂房入驻水平。到2017年,各园区核心区实现“九通一平”,新建成标准厂房400万平方米以上,每个园区均覆盖污水处理厂,供电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仁怀、湘江、苟江、汇川、湄潭、桐梓等园区形成成熟的产业集聚区域,其他园区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集聚区域。四是市场化经营建设园区。充分用好园区土地等资产,园区实行封闭运行,规划范围内土地出让收益市、县所得部分全部投入园区建设,合理确定商住用地比例筹集园区发展资金。鼓励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产业园区经营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入企业建设标准厂房、供排水等设施,帮助建立产业园区偿债机制;坚持产城互动,用好城市建设资金项目,将城市水电管网、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向园区延伸,有效减轻园区投入压力;鼓励企业办园;支持园区经营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通过盘活产业园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强园区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进一步理顺产业园区管委会与投资公司的关系。管委会负责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将现有债务及资产划归投资公司;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完善产业园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建立园区风险预警制度,制定年度投融资和还债计划;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模式,自主实施土地开发及其他资产经营,县级政府通过资源配置方式注入有效资产;进一步对园区简政放权,全面建成园区服务中心平台。六是全力加快项目入驻。根据各园区情况,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根据产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企业招商方案;组织小分队、专业队伍上门招商;对招商落地的项目,全程做好协调服务,以此加速项目落地。除特殊重大项目独立选址外,所有新建项目根据产业发展规划一律进入相应的园区。大力推进与上海、重庆等地合作共建园区,鼓励发展“飞地园区”和“园中园”,支持建设农民工、大学生创业园和中小企业孵化园。大力推进产业园区“1531”成长工程,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引导园区围绕产业重点环节“建链”、优势环节“强链”、薄弱环节“补链”。推动仁怀-习水名酒产业园向千亿级园区迈进,加快培育一批500亿元级、300亿元级、100亿元级园区。到2017年,仁怀名酒工业园要建成千亿级园区、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力争达到千亿级,苟江和湘江要建成五百亿级园区,此外形成9个百亿级园区,园区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

(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要求,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争取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一般规模企业的梯状规模企业结构。同时,发挥各行业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争取资源利用和规模效益最大化。

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

1、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一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大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企业要挂靠科研院所,加大创新投入。到2017年全市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机构20家以上。三是在技改工作中提高技术和设备投资的比重,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四是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以企业为主导,以应用研究为特色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水平产学研基地,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换代和产品升级。

2、以两化融合推进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企业从设备装备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向原始设计商和原始品牌商转变,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发展的倍增作用。重点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生产装备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品流通信息化,实施企业“互联网+”推进工程,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开展内外贸业务。提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支持片式元器件等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产品、无线射频电子标签(RFID)等电子装备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2017年,力争90%以上企业使用ERP等集成应用;90%以上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业务;90%以上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网络化创新与知识管理平台;90%以上中小企业开始应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3、以重大项目推进支撑转型升级。按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要求,引导和支持企业紧盯世界500强和央企,持续引进和实施一批对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重特大项目,力争做到每年新开工和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项目支撑。坚持把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贯穿于转型升级全过程,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快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以重大项目引领转型升级。力争技术改造投资中技术装备的投资达70%以上,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以品牌创新带动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创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引导品牌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增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创建品牌的质量基础。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全国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推荐性标准的产品标准,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

5、以培大扶强引领转型升级。一是培育大产业。充分发挥和放大特色轻工、生物医药和农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优势,打造地标式企业,引导龙头企业把自身做大做强与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造精品,提升质量,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二是扶持大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列统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要素倾斜等手段,加快培育一批旗舰型的产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三是创争大品牌。积极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营造优越的名牌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牌意识,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状名牌企业群体和名牌产品集群,努力打响“遵义智造”的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深入实施产业园区1531成长工程,以打造百亿级、千亿级园区为目标,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为抓手,扎实开展示范园区创建活动,着力建设新型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加工、电子信息、特色食品、化工、区域合作、出口加工、综合保税、空港等十大类型园区,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园区产业集聚,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大力构建联盟型经济发展格局。五是开发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以大开发、大投入来实现快增长。确保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竣工,努力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的增长点。

6、以节能减排保障转型升级。一是进淘汰落后产能。坚持进退并举、优胜劣汰,重点淘汰钢铁、电解铝、电石、电解锰等落后生产线及小火电机组,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探索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加快中心城区重点企业退城进园、异地技改;二是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加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监督,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社会公示制度,把对清洁生产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争取国家、省倾斜支持。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加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粉煤灰、煤矸石、尾矿、赤泥、锰渣、酒糟、污泥、垃圾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好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遵义经开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我市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重点抓好茅台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赤水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国家级循环经济项目,以及绥阳煤电锰、桐梓煤电化、务正道煤电铝三个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

五、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1、建立完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建立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建立健全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工业转型升级重大事项,打破区域、部门的界限,加强沟通与协调,统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健全综合考评、转型升级考核、四大区域考核、园区建设激励等机制,采取督促通报、媒体公示等方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实各级领导挂帮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督促企业搞好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严把低投入、低产出、高能耗、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准入关,对限制类产业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项。

2、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中小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按照“优化增量、整合存量、上下联动”的原则,设立市级工业转型升级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创建、重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市级统筹调剂工业发展用地指标,积极争取省对重大工业项目用地“点供”政策;建立重点项目的落地机制,切实保障重点产业和项目的土地供给;争取将更多产业园区纳入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产业园区新建项目使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的,奖励当地政府同等面积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流转使用试点,推进产业园区与农村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减挂钩;确保每年工业用地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的35%。

3、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整合优化各专项资金,强化使用导向,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结构调整和推进转型升级上;积极向国家申报组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争取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投向,解决企业融资瓶颈。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供差别化、个性化金融服务,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产业园区,协调合理调整授信条件,开辟租赁、担保等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网络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模式。建立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信用体系,大力推进直接融资和抵押担保创新。建立健全融资平台,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实施担保机构培育工程,逐渐将我市民间资金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优先支持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继续加快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积极探索开展出口退税、保单、仓单以及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贷款。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maifanggushi/128341.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