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抖摟房產中介那些事

原標題:《安家》抖摟房產中介那些事

《安家》抖摟房產中介那些事

  目前,《安家》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這部從房產中介視角,呈現普通人買房過程中喜怒哀樂的職業劇,從開播以來受到頗多關注。盡管有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珠玉在前,但從播出效果看,《安家》實現了劇本創作的本土化改造,具備了國內觀眾熟悉的職業味道,從當下眾多披著“職業劇”外衣的懸浮劇集中脫穎而出。

  劇中再現中介街頭搶單大戰

  從劇情、細節、人物設定來看,截至目前,《安家》體現出了國內房產中介的職業味道。比如房產門店員工在公司前邊唱邊跳勵志操的情節,比如一條街上三家中介的搶單大戰,再比如中介公司裡員工們閑聊時對客戶和房源的分析和吐槽,都能讓觀眾迅速對劇中人物與中介的身份建立聯系。

  劇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年紀輕輕,已是安家天下房產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劇集開篇,房似錦在上司的授意之下,空降上海靜宜門店出任雙店長之一。羅晉飾演的門店原店長徐文昌推崇“人性”管理方式,也不屑對付手段卑鄙的同行。房似錦到任后,施展雷霆手段,對外辣手反擊,對內冷血整肅。雖然在房似錦的鐵血管理下眾店員苦不堪言,但業績的提升的確振奮了門店士氣。房似錦的管理方式和處事之道與徐文昌截然相反,而業務員們也在這兩位店長的較勁中左右為難。

  兩位店長經營理念的專業性沖突實際上也是文化差異的沖突。劇中,孫儷代表的思維模式、做法、風格是結果導向、狼性文化,365天24小時持續自我驅動的高強度工作,業務體系是品牌企業的整體模式,員工整齊劃一,業務模式不依賴於個人。羅晉代表的則是小資派的思維模式,開一家店深耕幾個樓盤,和客戶做長期的朋友,關心整個買房賣房流程中各種細節,在店員著裝等細枝末節上也符合上海小資情調,業務員與業務員之間、店與店之間、店長與大老板之間是相對獨立的聯盟關系。

  房似錦集中五個店長真實故事

  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沖突,成為整個故事的大背景。有業內人士對此解讀,和上海中介打過十年交道才能體會其中奧妙。能夠將劇中角色的職業特性與人物特性融為一體,來自於《安家》編劇六六寫作前大量的走訪調研、深入生活,力求呈現國內房產中介的職業特點。六六介紹,劇中的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的案例,女主角房似錦身上集中了五六個店長的真實故事。

  房產中介在大眾看來多是全國連鎖大店,但很多地方的小店依舊可以生存得不錯。六六寫劇本的時候,正是把目光投向了行業裡那些獨特的人,獨特的系統,她想知道這些小店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的生存之道。通過對行業觀察和思考,六六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大型的連鎖店會不會把小店都吃掉?在我的觀察和採訪裡,我覺得不會。就好像大品牌和私人定制會同時存在,就是社會的分層很多。每一個系統都有它獨自存在的理由。”

  國人對房產投入的情感,可以說是錯綜復雜的,編劇六六對這個話題似乎也顯得情有獨鐘。十年前的《蝸居》就曾引發社會對“房子即家園”這個概念的深刻思考,而在《安家》中,六六不僅再度將內容聚焦在“房”上,更是將“彩蛋”設計在了十年前的《蝸居》之上:《蝸居》的結尾,海清和郝平飾演的夫婦准備在上海買房,而在《安家》開篇,兩人再度以夫妻檔客串,在觀眾看來,好像是伴隨著這對夫妻一路打拼,終於要“安家”落戶。六六也談到,中國人對家是有執念的,認為擁有了房子,才算有了家。所以中國人在房產上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每一家都有一本自己的經。寫這樣的故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話題,不缺題材。

  中介裝修是否真實惹爭議

  《安家》播出后,評論呈現兩極化的趨勢,點贊的評論認為從編劇到演員,整部劇制作精良、劇情流暢,同時又很接地氣兒,演員表演可圈可點﹔質疑的聲音則認為很多劇情生搬硬套日劇,演員表演用力過猛,同時,中介買房前自行裝修等情節不夠現實……

  而編劇六六透露,盡管這部劇購買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版權,但原版日劇的劇本是10集,《安家》是53集,兩者相似性非常低。不過,六六在創作中也顧及了版權方的感受,“就好像人家買了塊布讓你做裙子,結果你一點兒布都沒用,就把裙子做出來了,人家心裡也不爽,對吧?”

  關於第一起賣房案例中,“中介裝修房子促進成交”這個情節,六六表示,其實這樣的賣房操作現實生活中很多,在上海房產中介業內俗稱“鳳變冰”,也就是“鳳姐變冰冰”的意思。行業裡最初的應用場景是把法租界的“老破小”裝修成符合租賃需求的洋氣房源,大幅提高租金與售價,甚至有人專門低價買進屋況極差的“老破小”,快速標准化裝修后高價賣出賺取“鳳變冰”差價,裝修款當然是打在房價裡了。“敢這樣做的中介都是這個行業裡的翹楚。第一,有自己獨立的審美。第二,對市場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和把握。第三,相信自己的設計和裝修能使這個房屋升值,就是說它的買家是願意付這筆錢的。”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