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小产权房可买原阳?沃野处处放新歌——新乡市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侧记

九曲黄河,十里稻香。蜿蜒的“母亲河”日夜流淌,滋润出沿岸肥沃的土地。开发稻虾(鳅)共生养殖基地,稻米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以黄河文化和稻米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得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足。

产业旺则群众富、乡村兴。将乡村振兴放在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原阳县“黄河稻乡”发展之路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新乡以“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农村“五项改革”、实施“五个一批”、推广积分制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乡路径”。

如今的牧野大地,粮食产量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盛夏的沃野,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迸发勃勃生机。

规划引领立稳“四梁八柱”

乡村振兴怎么干?规划是第一步。解决乡村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状况,各级党委政府谋定而后动。

统筹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全市城乡融合类村庄占比18%左右,集聚提升类村庄占比65%左右,特色保护类村庄占比4%左右,搬迁撤并类村庄占比12%左右。在河南省率先实施“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按照每个县(市、区)确定1个至2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确定1个示范村的原则,全市确立2个县、17个乡镇、135个村。

结合未来乡村发展趋势,加快编制市、县两级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并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确保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项项有规划、步步有章法、件件有遵循。

乡音不改,乡愁缱绻。走进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堤村,每一栋民居都风格独特、古朴别致。“不砍一棵树,不扒一间房,不填一口塘”,本着立足乡情、修旧如旧的原则,杨堤村把专家请进门,全程邀请群众参与,整个村庄保持最初的自然形态、简朴自然的村落风格,使村子设计符合群众意愿、传统习俗、地方风貌,扮靓村子,留住乡愁。

“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新乡县把规划还给村庄,把设计交给村民。根据各村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村庄环境、地域风貌等特点,把全县178个村分类别规划,村村有规划,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乡情。

在长垣,先后投入1.7亿元,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8家设计单位,为城市规划区外507个村编制基础性规划。通过规划编制,科学划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把准乡村建设的关键点。

规划先行,立稳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产权改革改出一片新天地

24米高、近8万立方米的仓库内,从电脑发出指令到取出货物,90秒内即可完成。驼人集团立体智能仓库所在地就是长垣市第一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企业从提出申请到拿到产权证,用时不足一个月。该智能仓库的落成,使企业配送、存储效能提升了50%。

农村土地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长垣市抓住了国家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

土地入市改革以来,长垣市建设13个乡镇创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86万平方米,吸引221家企业入驻,形成专业孵化园、返乡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园等产业联盟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改革前的581家增加到2020年的825家,实现年产值183亿元,带动就业3.4万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76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新乡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在河南省率先推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的农村五项重点改革,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

本轮土地制度改革以前,获嘉县照镜镇东彰仪村的集体收入不仅是零,还欠账400余万元。4年前,获嘉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东彰仪村通过清产核资、清理不规范合同、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方式,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嬗变成“党建示范村”。

得益于改革,获嘉县共清理不规范合同1.78万份,增加集体收入7624.6万元。获嘉县、原阳县分别被评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集体和典型地区。

一组数字印证变化:通过改革,新乡全市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子占比达到99%以上;腾退宅基地2.39万亩,收取有偿使用费1.11亿元;流转耕地215.4万亩,占比33.3%;收储土地2.65万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786亩(不含长垣市),成交金额1.75亿元。

改革,解决了农村发展“人、地、钱”的问题,真正改出了空间、改出了产业、改出了秩序、改出了集体经济、改出了活力。

产业兴旺鼓了群众钱袋子

“乡愁”经济,让恋家的封丘人找到一条适宜的乡村振兴之路。

炎炎夏日,封丘县城关乡小娄堤村120亩围村林郁郁葱葱,成为村民眼中的“聚财林”。村里以种植山楂树、榆树、槐树、柳树为主,让“采山楂、收榆钱儿、摘槐花、捋柳絮”这些儿时的记忆回归,挖掘村庄历史,发展特色民宿,把小娄堤打造成一个有故事、有魅力的地方,乡村旅游成为该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这里,一个集特色种植、产品加工、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火热建设中。项目规划面积350亩,计划分3期建成。每座温室大棚预计年收益20余万元,直接带动就业6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特色产业为新乡县翟坡镇焦田庄村打开一扇致富新大门。该村以集体土地入股,通过“高校+公司+农民”模式打造鱼菜共生项目,实现农民、集体、企业的“三赢”效果。一期项目预计年产值500多万元,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

新乡县小冀镇正在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合作打造“特色玉米产业小镇”;七里营镇、古固寨镇与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合作,建设优质大粒樱桃、红提葡萄等优质瓜果种植基地5000余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特色产业日渐散发巨大的能量。近年来,新乡深入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黄河滩区、太行山地、黄河故道、太行山前平原区4个重点区域,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育种、优质果蔬、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涌现出冀屯食用菌、中和香菇、史庄花木、唐庄蔬菜、七里营小麦育种以及卫辉卫红花、封丘金银花、辉县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乡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绩初显。新乡率先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级为基础的三级产业园体系,全市创建国家级产业园1家、省级产业园3家、市级产业园6家,有力提升了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新通过国家、省审品种数量30个,居河南省18地市之首,科技支农进一步加强。

生态文明群众幸福感“爆棚”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经过大堤侧渗,过滤了黄沙,留下一望无际的碧水,如画的陈桥湿地公园使当地村民平添几分“骄傲”,助力封丘县陈桥镇陈桥村跃升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环中原自行车公开赛、封丘“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封丘县第二届丰收季”活动、油菜花生态旅游节……封丘县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愈加闪亮。随着滩区群众搬入新区,陈桥镇境内的南湖、西湖、北湖贯通,独具特色的中原水乡更有活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陈桥镇的沿黄生态更有魅力。

村内大小胡同全部硬化,干净整洁;村内外绿化全覆盖,户户门前有绿,主干道上绿树成荫,树下有花,赏心悦目;每年举办两次“饺子宴”、农民运动会,和谐有趣……这是封丘县留光镇西林庄村实施“千分制”管理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小积分”解决“大问题”、激发“大动能”。我市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探索出“村民代表提案制”“积分管理制”“文明家庭认领制”“孝道文化大餐”、党员联户制等经验做法,并将逐步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全新乡村治理体系。

征衣未解又跨鞍,重整行装再出发。激情如火的牧野大地,奏响乡村振兴的嘹亮战歌。

记者:宗斌丁艳冰

编辑:申彬彬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sznews/117009.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