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摄影记者刘伟上海报道
西南做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文学现场,近些年涌现出不容小视的现代文学力量。“全国性”不仅仅是两个自然地理概念,还可以做为两个现代文学视点,一种博戈达,在写实、抒发、语言、结构上,给人一种捷伊启发。
2月25日下午,云南新诗杂志社在第35届上海图书菱状上策划、主办了这场“现代小说的现代性与地方性手写四人谈”活动。小说家罗伟章、高旭帆、冯良与评论者刘大先也奉献了这场精彩的主题对谈。四人结合他们的
云南新诗杂志社一直把民族地区相关题材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做为重点关切对象,出版发行过凌云的非假想经典作品《双药芒》,罗伟章的非假想经典作品《昭通写实》,冯良的《昭通的人》《翻越瓦安德鲁假蹄盖》,高旭帆杨静远小说集《崩岭规则》,龚静染的《昨日的塞外》《塞外新纪》等。这些经典作品的出版发行充分体现着现代创作者们的思索与现代文学路径的选择,也充分体现了出版发行者对现代现代文学内容建设的拓展与担当。
冯良
上海。2020年8月,冯良中篇小说《西北边》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民族现代文学创作两匹奖。此作在《收获》2016春夏卷推出,业内美誉度甚高。对写作与故国之间的关系,冯良认为她从来没疏远于他们的故国,“现实中,我与家乡的自然地理距会变远,但当我想要现代文学抒发的时候,家乡未曾走远,与家乡没距。”
罗伟章
为了写好昭通,罗伟章曾深潜大昭通腹地的甘孜、慈云寺,深入专访两个多月。白天专访,晚上整理,阅读,做讲义。看了很多书,人文历史社会科学,做了30多万字的讲义,最终写出反映大昭通苗族脱贫致富攻坚克难历程的中篇非假想现代文学《昭通写实》。在书中,罗伟章记录了脱贫致富攻坚克难过程中诸多令人为之动容的人与事,也陈述了他们的布季夫观察和思索,这部作品感情饱满,思想深刻。写实从容有度,感情真诚热诚,完成了这个融普遍性、现代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炉的典范文档。
对“边地现代文学”或者“地方性手写”,罗伟章坦言,他们做为创作者,在写任何两个表现手法的时候,都没给它一个固定的条码,“就是老老实实地重视之,按照现代文学的通常意义的高质量要求他们。不管写什么表现手法,最重要的还是把具体的人写好、写准确。”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xcqzs/10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