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小产权房规划 濮阳发展成就巡礼——南乐县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是新中国砥砺奋进、逐梦前行的七十年,亦是南乐接续奋斗、改革创新的七十年。七十年来,南乐县委县政府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奋力书写了南乐人民建设新家园、创造新生活的绚丽篇章。

突出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农业产业结构更优。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按照“调优农业结构,调高种养品质”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效有机农业。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9万亩,其中优质小麦17万亩,总产量31万吨。积极发展优质林果、瓜菜、花生、大豆等农产品,优质瓜菜达到17万亩,其中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30个,蔬菜年产量达61万吨,年产值15.82亿元。实施“三三三”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古寺郎胡萝卜、西邵红杏、邵郭苹果等一批特色品牌,全县发展“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8家、产品23个,批准产地规模11.89万亩。禾丰白羽肉鸡、首农小优鸡、唐人神肉猪等项目顺利投产达效,规模化养殖场总数196个。

工业转型发展更快。依托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生产生物基可降解餐具、购物袋、育苗托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技术和产业链条,受到了全国政协的高度关注。依托木伦河集团建设冷饮食品产业园,以冰淇淋生产为核心,形成了以配套原料、包装材料到终端产品等为主的完整的冰淇淋产业链条。2018年,木伦河冷饮食品产业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2400万元。星光农机研发生产了自走式花生收获机、玉米秸秆青贮机、玉米收获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年产上千台(套)。2019年,该县积极响应环保要求,在全市率先推广安装小麦、花生收割降尘设备。县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荣获河南省十佳创新型集聚区金星奖。

服务业发展更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乐县以“繁荣三产”为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电子商务走进农村、进入企业,建立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成功入选“2017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围绕新兴商业业态做文章,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世纪联华商贸城即将投入运营,新城国际大型商贸综合体基本建设完成,泰隆新村商业广场已开工建设,中农城投物流项目签约落地,一批现代大型综合商业体落地建设,多业态繁荣发展的一行路商业圈正加快形成。

突出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区建设持续提升。以县城区为龙头,县城框架由不足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2平方公里。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及各项专项规划。实施“四网三改两路一水”工程,完善城区供水管网59公里,实现城区27条道路通车,全长85.4公里,主干道实现了“两纵三横两环”道路格局。综合培训中心、综合客运站、市民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森林公园、马颊河湿地、南湖、东湖湿地等生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南乐西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乡村设施日益完善。投资3.36亿元实施“丹江水进农村”项目。8月31日,“丹江水进农村”工程正式通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丹江水全覆盖的县。该县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和小城镇建设,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该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城乡垃圾清运保洁322个行政村全覆盖;推进气化乡村建设项目,完成2.2万户天然气管网铺设;建成醇香小镇岳固、快乐老家岳村集、休闲小镇睢庄等一批特色小镇。实施南乐县“水系相连沟渠相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县域内600余公里河道沟渠全部打通,形成河畅、水清、岸绿的水生态景观。

突出均衡发展,乡村振兴扬帆启航

近年来,该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现代农业要效益。该县依托古寺郎胡萝卜、西邵红杏、节水莲藕等优势品牌,新增绿色食品基地8000亩;坚持上养殖必须上加工,加快未来集团生态农业、禾丰白羽肉鸡等农业全产业链的培育,向“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转型提档升级。向集体经济要收益。该县以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为重点,将盘活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与促进产业脱贫相结合,创新形成村集体收益与贫困户分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探索了一条加快产业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村社合一”之路。截至目前,全县322个行政村中,有村集体收入的村达到298个。向人居环境要质量。该县紧抓8个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13个市级“四美乡村”建设,积极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文化下乡、“智志双扶”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坚决遏制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向脱贫攻坚要实效。该县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贫困村制度,成立145个村级脱贫责任组,选派152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156个机关党组织6200余名党员,到322个行政村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突出共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擦亮教育事业名片。近年来,南乐县委、县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累计投资近6亿元,实施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工程。投资4000万元,为县城区所有学校、全县12个乡镇中学及部分农村小学建设标准化运动场,成为全省首个乡镇中学全部建设塑胶跑道的县。2019年,南乐一高3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县职业中专本科上线率98.83%,实现低进高出。南乐一高、县职业中专高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梯队。小县办出了大教育,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南乐教育的“钻石”招牌被进一步擦亮。

加快医疗卫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2个,卫生技术人员2956人,人民群众就医环境大幅改善。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振兴计划,推进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及中医馆建设,实现322个行政村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盘活了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资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优化全县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南乐县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努力实现城乡一体、以乡带村、互联互通、分级诊疗的新格局。

繁荣文化旅游业。该县积极开展“乡村梨园春”“文化西湖”“百姓大舞台”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将南乐的文化符号与旅游产业巧妙融合,依托近德固乡佛善村第一党支部、大运河文化古镇、仓颉庙景区等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教育游、农业采摘游、特色工业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

健全就业创业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该县积极实施“雨露计划”,举办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设立返乡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持续推动“一带一路一园”返乡创业示范工程,实施就业创业“双千”工程;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为“一带一路一园”范围内企业引进人才。该县认真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该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铁腕治污,强化环保管控,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22693户“双替代”工作,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治措施,借助技术手段落实河长制,26家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实现用水台账化、排污管道明标化、排污口规范化;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有效遏制“白色污染”,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

突出和谐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伟大的事业必须由坚强的党来领导。七十年来,南乐县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力打造魅力党建、智慧党建、幸福党建、活力党建、动力党建,实行“N+N”帮扶模式和“民情图”工作法,制定农村干部“一认三评”实绩考核办法,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有基层党组织773个、党员2.5万名。抓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用人导向。该县积极开展懒政怠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民主评议,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开展扶贫领域“三查三督四强化”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该县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加快南乐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建言献策;强化“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扎实推进平安南乐建设,全县社会公众安全感指数、政法机关执法满意率稳居全省前列。该县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秀县等称号。

风雨征程七十年,扬帆启航谱华章。站在新的起点上,南乐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按照“调整一产、转型二产、繁荣三产,城建提质、乡村振兴、民生优先”的整体思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南乐力量!(黄津丽段盛男仝令迪冯云丽赵腾飞文/图)

70年奋进交出平安南乐圆满答卷

平安,是百姓心中最基本、最朴素的期盼,是民生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乐政法人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相结合,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七十年砥砺奋进,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一直位居省、市前列,南乐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考核优秀县,平安南乐已成为该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斩尽黑恶势力忠诚守护民安

“竹板一打笑开颜,今天不把别的表,表一表咱南乐扫黑除恶怎么搞……”9月4日,在县文化活动中心,全县为期一个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进行。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南乐县将专项斗争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严密部署、强化措施、压实责任,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强化宣传挖线索。该县创新编排与扫黑除恶相关的快板剧、“莲花落”,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入脑入心的宣传;在全县设立大型固定宣传栏180个,悬挂扫黑除恶横幅5600余条,张贴公告3万张,设置举报箱446个,印制发放《南乐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手册》1.2万余册,发放扫黑除恶扇子、手提袋、扑克牌各5万余份,并在“一村一警”微信群、警民一家亲微信群公布十三类涉黑恶犯罪及举报电话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线索“周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汇总、每季度一通报,对连续3个月没有报送任何有价值线索的乡镇和单位,由县纪委监委对其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提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县共接受各类线索304条。

依法严惩重打击。该县严格遵循“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霸、无霸治乱”的理念,始终将斗争的锋芒指向黑恶势力犯罪。县公检法司等部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业队伍,做到对涉黑恶案件快侦、快诉、快审、快判;制定《南乐县扫黑专项斗争会商督办制度》,召开案件研判会议26次。该县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一大批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团伙被绳之以法。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49人,移送起诉136人、判决102人。

综合治理夯基层。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边打边建、打建结合,建强基层组织、夯实执政根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各部门联合对全县322个行政村的村“两委”成员进行筛查,全县共审查村“两委”候选人3242人,共查出有违法违纪人员188人,取消资格77人。该县第一批重点村扫黑除恶集中治理整顿的6个村全部一次性通过市扫黑办验收,整治合格率100%,位居全市第一。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批重点村集中整治工作。

破解系列难题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就是政绩、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南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政治工程来抓。

全力维护政治安全。该县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和暴恐活动发生,坚持露头就打;持续开展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活动,建成全省首个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县级警示教育基地,南乐县被评为“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县”。

全面做好信访稳定。该县组织开展信访重大问题化解攻坚年活动,成立信访突出问题、信访积案、赴京重访问题化解专班,强力推进,彻底化解存在问题;实行律师参与信访制度,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组织开展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对15个问题楼盘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县领导包案和责任单位。组织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全县重信重访率下降98%,稳定率100%。该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党的十九大期间,该县成为全省7个进京“零发生”的县区之一,被表彰为全省突出贡献先进集体。9月2日,该县对“保平安、迎大庆”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贡献南乐担当。

加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该县以“雷霆行动”为载体,对盗抢骗、黄赌毒、食品药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依法严惩;持续开展城中村、医院、车站、市场等9类重点部位专项治理;完善“三色”预警管理制度,摸排挂号一批,分级交办、挂牌整治、备案销号;持续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整治,促进社会治安治安形势不断改观,持续向好。2019年第二季度,全县共接有效刑事警情122起,较上年同期下降25.6%;治安警情79起,较上年同期下降35.8%。

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平安之基

该县立足预测预警预防,进一步提升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平安南乐建设,让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群众平安指数“节节高”。

建设“四网合一”立体化防控体系。该县坚持以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网格化发展为方向,构建编天网、织地网、建能网、组微网“四网合一”立体化防控体系;投入4200万元,加快推进“雪亮工程”一期建设,新建高清摄像头1811套、微卡口22套、人像卡口100套及后台应用系统;全力推进与学校、医院、银行、商场、宾馆等重点部门(行业)视频监控资源联网整合,并接入公安监控平台;加强视频监控探头管理维护,畅通率达90%,形成了县城区内环、县城区外环、县界三层防控圈。同时,该县以县公安局、12个乡镇、43个警务区和322行政村为单位组建四级微信群,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立体防控中的作用。

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前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心理咨询都是各地分散办公,工作也不顺畅、群众也不方便,现在全部整合到县综治中心,化解群众纠纷更加得心应手了。”南乐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专职调解员时建法谈到新建成的县综治中心带来的便利时欣喜地说。今年年初以来,该县投入180余万元建成县综治中心,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下设“一厅五室二中心”,划分为服务功能、综合协调、综合治理和信息研判等4大区域,设立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同时,该县注重提升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县12个乡镇综治中心全部达标,322个村级综治中心已达标275个,达标率85.4%。

创新“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新体系。“连续15年村里没有重大刑事案件,没有越级上访事件,连续多年无离婚、无不孝敬老人……”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庚立这样说。近年来,该县以城关镇西街关村为试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每个村组建义务巡逻队和五老工作队;建立法律顾问服务团、道德评判团和人民监督团,推进“三治”融合,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该县持续推进“律师进基层服务全覆盖”工程,全县共签约律师38名、法律服务工作者104名、司法调解员356名,实现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各级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化解1113件、参与诉讼253次,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13891条,各级法律顾问列席县乡重要会议187次,提出法律意见296条,开展法治宣传653场次,受教育群众近16万人,全县上下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

忠诚守初心,奋斗担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乐县平安建设硕果累累,探索出的很多成功经验成为了典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南乐政法队伍将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持久的战斗力,为党和人民、为政法事业再创佳绩、再立新功。(黄津丽马豪杰王芋岩吉海静)

让文化之花盛开在百姓心田

戏曲培训、成人艺术培训连续不断,青歌赛、戏曲大赛等接踵而来,广场舞、“乡村梨园春”活动遍地开花……南乐大地文化繁荣,气象万千,人们的生活正变得愈加多姿多彩,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乐县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走出了一条“小县大文化,穷县富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该县先后获得“中国仓颉文化之乡”“河南省传统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诸多荣誉。2017年,该县被河南省文化厅、财政厅评为全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化惠民结硕果

突出办好节日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字谜竞猜、义写春联、“我要上春晚”等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全县书画创作展、“醉美南乐”摄影展、“跟我学吧”“教你一招”系列培训班、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及舞龙舞狮大赛、广场舞大赛、秧歌舞大赛、戏曲大赛、龙舟大赛等,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自我服务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强烈表现意识,南乐县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示范区创建中注重示范引领,培育形成了“六大特色文化品牌”,即“乡村梨园春”文化品牌、“快乐星期天”文化品牌、“文化西湖”文化品牌、“过大年,唱大戏”文化品牌、“百姓大舞台”文化品牌、“关爱有家”文化品牌。其中:“乡村梨园春”曾获“全国第五届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快乐星期天”已成为该县文化服务工作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最响亮的名牌,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文化为民强基础

近年来,南乐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设施日趋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仓颉文化博物馆、南乐文庙、县文化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全并实现免费开放,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仓颉庙提升、南乐文庙复原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工程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县文化中心设施完善,年接待演出、大型会议、文艺演出200余场次。2017年12月,县图书馆、县文化馆率先在全省实行总分馆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县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文化馆。县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共建有分馆13个、基层服务点9个。全县12个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厅室设置均按国家标准建设;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完善,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锻炼身体,还能扭秧歌、跳广场舞等。

深挖仓颉汉字文化,让优秀历史文化大放异彩。该县对南乐文庙进行修葺,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投资1000余万元对仓颉陵古文化遗址内的字圣坊、门匾楹联、大殿壁画、出土文物、碑刻等进行保护和修复;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硬化,修建仓颉陵旅游专用通道,建设景区观光采摘园等。

此外,该县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330万元,建成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公共体育场三大项目,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乐民育队伍

南乐县把培育群众文化事业人才、业余文艺骨干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有力措施。在全县322个行政村成立秧歌队、广场舞队等,参与群众5万余人;全县共评出村级文化名人2000余人、村级文化人6000余人,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举办“跟我学吧”“教你一招”等系列培训班。今年4月,该县举办首期“艺术南乐”成人公益培训班,吸引400余名学员参与,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此外,该县注重加强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统筹、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县有舞龙舞狮队、秧歌队、广场舞队、高跷队等各类群众文艺社团856个,成员超过2万人。

基层文艺创作热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精品。豫剧《布衣巡抚魏允贞》一举夺得河南省文华奖金奖、全国第九届戏剧文化奖及集体表演奖等14个奖项,并作为2016年优秀廉政剧目在全省巡演;创作了抗战纪录片《南乐抗战记忆》、大型杂技情景剧《卫河儿女》等;由南乐杂技团创新的节目《高椅》晋级《出彩中国人》,并获得银奖;以精准扶贫题材为内容,创作了《豫北汉子》《国兴的婚事》《王二丫相亲》《岗位上的婚礼》等优秀作品,在全县巡回演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文旅融合新步伐

南乐县坚持“以文化城”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红色教育游、人文景观游、农业采摘游、工业体验游、自然风光游等5条线路,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触摸历史记忆,体验美好生活。

从2016年“文化兴县”战略到2018年“文化强县”战略的提出,南乐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文化是主角、文化也是大产业”的观念,将南乐的文化符号与旅游产业巧妙融合,唤醒沉睡的民俗文化,带活丰富的仓颉文化,找回失落的一行文化,传承濒危的非遗文化,着力打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精品工程,彰显南乐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目前,南乐县共有3A景区1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家,金牌农家乐1家,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家,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2家。此外,该县以打造仓颉文化品牌为重点的仓颉陵景区提升工程已拟定初步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南乐段)建设项目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文化遗产重保护

悠久的历史为南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南乐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精心呵护这份宝贵的精神家园。

截至目前,该县成功申报各类非遗项目17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项。该县现有各类文保单位2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目前,该县正积极申报史官村遗址(仓颉陵遗址)、南乐文庙、宋耿落汉墓群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大运河文化带(南乐段)增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非遗五花营狮子舞筹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该县始终坚持打防并举,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和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在扫除有害文化垃圾、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厚重和悠久的文化积淀之下,南乐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调整一产、转型二产、繁荣三产,城建提质、乡村振兴、民生优先”工作思路和“全域旅游”概念,立足该县文化亮点,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仓颉故里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黄津丽吉海静王祥领文/图)

绘就美丽画卷拥抱碧水蓝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魅力、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南乐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铁腕治理污染,积极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环保答卷,让60万南乐群众再次拥抱碧水蓝天。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用手机控制灌溉施肥,用电脑监测农田环境,如此“数字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南乐县成为现实。日前,南乐县已建成我国首个全县域生态农业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可一站式提供农牧业大数据分析、温室大棚生产自动化、农产品逆向溯源、农田环境智能监控等,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数据都将在农业信息化监管指挥平台上汇集,形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绿色生产和“舌尖上的安全”。

“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是产业兴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南乐县县长曹拥军表示,南乐县坚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出台扶持政策。为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2017年,南乐县出台《南乐县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对新建设施瓜果蔬菜、食用菌大棚基地,每座棚给予1万至2.6万元的奖补,向联富等8个基地发放奖补资金221.3万元。各乡镇先后出台符合实际的奖补政策,支持高效种养业发展。2018年,南乐县出台《南乐县2018—2020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瓜果蔬菜食用菌基地、土地规模流转、农业品牌创建、养殖蔬菜深加工等给予财政支持,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生态养殖阔步前行。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唐人神生猪、未来集团、禾丰白羽肉鸡、德信小优鸡等生态养殖全产业链项目4个,总投资21.79亿元,全县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链条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生猪出栏37.9万头、家禽出栏8000万只、肉牛出栏3.6万头、羊出栏5.7万只,肉产量6.8万吨,蛋产量9.5万吨,奶产量8489吨。

绿色农业势头强劲。该县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撬动,加强与河南未来能源公司合作,在张果屯镇等乡镇建设7个现代智慧农业综合体,发展有机高效设施农业园区1万亩以上、绿色有机农业10万亩以上,打造“生态养殖—农村污水、农业废弃物、畜禽粪污一体化处理—有机种植—食品加工”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全县196家规模养殖场粪污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顺利推进,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成功创建国家级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全面推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38%,逐步实现绿色兴农。

品牌兴农卓有成效。该县坚持以品质求突破,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上下功夫,目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元村古寺郎胡萝卜成功入驻北京商超。

推动绿色产业崛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针对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南乐县大力发展生物基材料这一新型环保可降解材料,在全省率先推广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制品。2014年10月28日,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支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该县坚持“先技术,后产品,再产业”的发展思路,相继打通秸秆制乳酸、聚乳酸一步法合成等关键技术环节,形成了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聚乳酸改性材料,再到终端产品的聚乳酸材料产业链条。

目前,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已入驻项目18个,完成投资15.5亿元,主要产品有生物基可降解纤维、被服、薄膜、餐具、购物袋、防尘网、水稻育秧盘等。生物基可降解餐具、购物袋、衣饰用品、水稻育秧盘等年生产规模达到10万吨,可降解材料产品获得欧盟EN13432降解认证和欧盟OK-BIOBASD生物基材料认证。可降解地膜经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推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京、云南等8个省、市开展应用试验。可降解购物袋、垃圾袋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产能急剧增长。2018年,该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为10.59亿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3.18亿元。目前,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通过与美团外卖合作,可降解材料打包袋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郑州等地推广使用,每天有数十万只可降解材料打包袋由南乐发往全国各地。

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前景无限!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该县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等,加快构筑国土绿化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实施廊道绿化,对已实施的高速、国道、省道等防护林带中缺株断档和成活保存率低的进行补植补造,对重点地段和关键部位适当增加林带宽度。各乡镇对辖区内主干果支渠及斗渠实行全面绿化。2019年,全县廊道绿化完成造林1.04万亩、植树86万株。同时,该县加快提高乡村绿化水平,全面推进围村林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苗木花卉基地。2019年,该县着力打造谷金楼李家屯、韩张罗庄、城关镇郭庄等14个森林乡村,全县村庄绿化完成植树29万株;着力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实施特色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今年新发展经济林0.55万亩,苗木花卉0.12万宙。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该县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调整县攻坚办,持续压实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督导5个责任,加强对“散乱污”企业、重点工业企业综、扬尘、重型柴油货车尾气、餐饮油烟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臭氧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散煤治理;加强对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土壤环境污染防治。

率先在全省实施污染监测预警。该县全力推进全省首个面源污染监测预警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对项目范围内的土壤、水质等面源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有效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粮袋子”“菜篮子”安全。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县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开展实施民生基础工程;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投资2.8亿元实施天然气进农村,先期对55个贫困村、24个美丽乡村、11个乡村政府驻地更换和安装路灯3491套。该县引进PPP项目,对全县域内所有村庄实施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投资7000万元,对25条沟渠进行清淤疏浚;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示范带,依托村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创建8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黄津丽冯云丽赵晓阳僧少琴李君平文/图)

奋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一条条宽广平坦的道路、一排排蔚为壮观的大棚、一个个整洁美观的村落……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三农”工作新画卷,正在仓颉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南乐县坚持以全面同步小康为目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并重,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智慧农业“强”起来

近年来,南乐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绿色引领、生态循环、持续增力”的发展思路,坚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县域生态农业信息化系统工程和建设首个面源污染检测预警项目。2019年1月,该县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河南省农情信息基点县与田间定点监测县。

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总投资4985万元,主要建设200平方米的农业信息化监管智慧平台;升级改造350个标准日光温室,建设设施农业智能环境采控系统;改造2处标准化林果基地,建设“三品一标”基地智慧水肥系统、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智慧水肥系统,建设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网点、78个农田气候环境监测站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建成实施后,仅智慧水肥系统就可节水40%至70%、节肥30%至50%,节省人工90%。

面源污染检测预警项目同步实施。该县在12个乡镇共布设45个水土环境监测点位、400个土壤样品采集点,其中以马颊河湿地、河流沿岸及支沟入河口种植区、生活聚集区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并布设30个水土环境监测点位;整合全县14个空气环境监测站,马颊河、卫河、徒骇河3条河流7个水质环境监测站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78个监测点位等监测数据,通过结合时空地理信息云平台与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构建全县域信息化环境监测预警网络。

产业兴旺“富”起来

8月9日,在南乐县西邵乡李苑村润田豆丹养殖专业合作社,30多名工人正在收集豆丹。从传统的大豆种植到发展豆丹养殖,变化的不仅仅是种植品种、模式,更是生产效益的提高。据了解,该合作社通过“党社联建、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殿雨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来人连顿饭都管不起。为了将村集体经济从无变有,村‘两委’因地制宜引入周期短、无污染、收益高的豆丹项目。‘虫产业’越做越大,吸引了30多名党员和群众入股,并带动周边40多户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近年来,南乐县“东菜西果,南粮北油”的产业区域布局初具雏形。该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高效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建成百亩以上农业园区30个、国家级无公害标准园4个,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投资4612.48万元,建设农业产业扶贫基地29个、大棚512座,带动贫困户2675户实现增收,其中直接经营36户、入股分红94户、资产收益分红2535户。

产业融合全面提速。在已有“小麦―面制品加工”“养殖―屠宰加工”“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大豆—豆制品加工”“粮食—白酒酿造”“农作物秸秆—生物基材料生产”等六大产业链的基础上,该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速,木伦河冷饮、禾丰肉品等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9家,总资产达到18.25亿元,年上缴税金6300万元。2018年,该县永乐宏业、禾丰肉品集群带动6000余户农户增收,安排农民就业1300余人;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产能达到50万吨,实现产值15.5亿元。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截至目前,该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1678个。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省级6家、市级33家),工商登记农民合作社1258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4家、市级22家),家庭农场101家(省级3家、市级3家),种粮大户280户。

“村社合一”遍地开花。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该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近德固乡留固店村、千口镇紫阳村等村探索实施“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元村镇曹庄村、张庄村开展土地公开竞拍发包,城关西街关村等村发展村办实业,福堪镇马村等村用活扶贫资金发展扶贫产业,拓宽了集体收入渠道,激活了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县有集体收入的村285个,其中有经营性资产的村63个,资产总值1亿元,带动就业岗位2700个。

品牌兴农卓有成效。该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以品质求突破,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上下大功夫。目前,该县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4个,占全市的57%,“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6个,占全市的44%,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该县共培育古寺郎胡萝卜、红颜草莓、绿宝甜瓜、道德金、苑村莲藕等60余个农业品牌,产品畅销京津沪等10余个省市,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加1至3倍。其中: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元村古寺郎胡萝卜与北京永辉超市达成订购协议,成功入驻北京商超;谷金楼乡依禾智慧农业通过京东、龙乡拼购等电商平台销售红颜草莓、沙瓤西红柿,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

村庄环境“美”起来

每天6时许,一辆辆垃圾清运车从全县12个乡镇项目部准时出发,沿着规划好的路线驶往各乡镇收集垃圾,随后运往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这是南乐县正在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

该县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环卫新模式,投资2500余万元,由专业环保公司投入设备、人力、技术,负责全县322个行政村、乡镇驻地、乡村道路及城中村生活垃圾保洁清运;在全县投放垃圾箱1.5万余个,配备垃圾运输车80辆、吊桶压缩车12辆、巡查指挥车12辆;聘用乡村保洁员1500余名、管理员60余名,其中优先安置贫困群众416名。通过“智慧环卫”系统,实现城乡保洁全覆盖、日常监管全方位、智能监测全过程。该模式在濮阳率先走出一条市场化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的成功之路。

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基础上,该县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该县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在乡镇驻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村庄利用自然坑塘建设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同时,在全县12个乡镇选择30个村庄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每户发放可回收、可腐烂2个分类筐,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源头减量,节省清运费用。

“生态厕所”惠百姓。从“挖个土坑踩块板,三尺栅栏围四边”“蚊蝇乱飞,蛆虫乱爬”的旱厕,到摁一摁、冲一冲、干净又卫生的洁净卫生间……该县200余个村改厕工作全面铺开,其中近德固乡、西邵乡、谷金楼乡、张果屯镇、梁村乡等乡镇整乡推进。截至7月31日,该县已完成改厕30653户,完成整村推进37个村,年内争取完成8.8万户。

此外,该县还创造性地将农村改厕与改水、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推广实施农村无动力湿地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农户粪污集中处理。

“内外兼美”重特色。该县围绕南乐县西湖、106国道、341国道周边及沿线,立足全县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仓颉文化、历史名人古迹等优势,筛选出一批留住乡愁、彰显特色,有产业支撑、有文化底蕴、有建设基础的村庄,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原则,先期投资打造“灯笼小镇”郭庄、“旧村新貌”中平邑、快乐老家岳村集、休闲小镇睢庄、谷金楼乡李家屯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引领带动全县乡村建设。此外,该县专项布局一批专业园区、乡村特色经济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区,深入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将党建、廉政建设、平安建设、文明村镇、历史文化、地域民俗等因素融为一体,积极打造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特色小镇。

“文明乡风”扑面来。该县积极实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舞台艺术送农民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全县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实现全覆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场务实、激荡的乡村振兴热潮正如火如荼地在南乐大地进行着,一个乡村振兴、风景秀美、宜居宜业的大美南乐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黄津丽黄凌杰李瑞强赵晓阳刘玉娜黄凌杰李政文/图)

擦亮教育名片办好公平高质量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仓颉故里,南乐县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黑屋子、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南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均衡优化教育资源,南乐教育事业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启了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教育保障“强”

2017年,南乐县政府制定《南乐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三年计划(2017年—2019年)》,3年规划投资4亿多元,新建、改扩建学校60所;在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4亿元,高标准建设占地460亩、可容纳7200名学生的南乐县新一高,打通了南乐学子求学成才的通道。该县采取政府购岗的方式,招聘幼儿教师195人,列支学前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着力改善办园条件,强化幼师培训,提速学前教育发展。坚持每年召开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庆祝教师节暨最美教师颁奖典礼,2016年至2019年,共拿出近千万元,用于表彰奖励先进单位、优秀教师和高考优秀学生,营造了全县上下合力推动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振兴“先”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近年来,南乐县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强保障,优化配置补短板,为乡村发展培育新动力,走出了一条“教育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投资5000余万元,对全县34个农村薄弱小学、教学点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累计投资4000万元,实施运动场改造提升工程,为县城区所有学校、9个乡镇中学及部分农村小学建设标准化运动场,铺设运动场面积41230平方米,建设塑胶跑道98个、硅PU篮球场19个、人造草坪足球场19个,成为全省首家乡镇中学全部建设塑胶跑道的县。

“从以前农村老师‘留不住’‘沉不下’,到今天乐于从教、静心育人,如今在村里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留固店村小学校长王改顺兴奋地说。

2016年以来,南乐县在全市率先实施乡村教师生活差别化补助。从2018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余万元,为县域内11个乡镇的84所边远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受益教师1300余人。为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县政府每月投入197万元,认真落实乡村中小学教师生活补贴、中小学校班主任津贴、地方教龄津贴“三项补贴”。该县在乡村中小学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教师周转房533套,在偏远乡镇建设教师保障房691套,解除了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教育质量“高”

近年来,南乐县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该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择校热”降温,“县城挤、乡村弱”“大班额”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9年,全县3374名高考考生中,本科上线2698人,上线率79.96%。其中:南乐一高本科上线1596人,上线率95.23%;职业中专本科上线757人,上线率98.83%。南乐一高的李一帆、刘一鸣、王航乐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南乐教育现象”再次成为全市教育系统热议的焦点。

教育品质“优”

近年来,南乐县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一校一品”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教育品质日益提升。该县深入实施“高效课堂、书香校园、学生社团、智慧校园”四项工程,不断探索推进素质教育新途径,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坚持质量立校,主动适应高考改革新形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新格局。县职业中专探索出“低进高出”新路子,实现了教学质量跨越发展。目前,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已构成相对完整的教育链条,各学段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探索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队伍建设“活”

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梯级培养”工程。3年来,累计培训教师、校长16731人次,培养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458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54人;推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共派出121名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对口支教,派出23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区中小学跟班学习,组织名师、骨干教师45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实行教学质量追踪奖励制度,建立“责任共担,荣誉共享”机制,营造了齐心协力提质量的良好氛围。实行校长担课制度,提倡校长、书记担课,学校副职必须担课,学校中层必须担课,调动了全县中小学校抓管理、练内功、提质量的积极性;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考评机制,压实“质量强教”责任,凝聚“质量强教”合力;举办首届中小学业务校长微课比赛,集中展示业务校长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研员上示范课,分批次组织举办全县中小学教师“裸备课”比赛,探索“教学能手”评选方案,为教学水平高、教学业绩好的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

教育大局“稳”

校园安全关乎家庭及社会安宁。南乐县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要求,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信访信息高效共享机制,抓实机关干部联系学校制度。该县定期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对学生食堂、宿舍、教室、实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彻底排查,盯住隐患,跟踪督导,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教育,及时开展安全主题活动,举办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联合综治、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防溺水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校车运行情况动态监管,切实保障师生及校园安全稳定;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教育,加强学校“三防”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反恐防暴工作;宣传宗教政策法规,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教育形象“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南乐县秉持“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的理念,扎实开展教育扶贫专项行动。该县按照不拉一人、不掉一户,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原则,制订4项惠农措施,全方位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为寒门弟子打开眼界。2019年上半年,该县共下发贫困家庭学生各类资助资金1205.16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408人次。其中:上级资助金额1046.24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8591人次;县级资助金额158.9175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817人。共发放建档立卡学生各类资助金601.586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2782人次,真正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该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确保疑似辍学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教育乃立国之本、民生之需,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时代所需、百姓所盼。今后,南乐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全省有位、全市领先、特色显著”发展目标为引领,聚焦“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向优质均衡迈进,奋力谱写南乐教育发展新篇章!(黄津丽李星吉海静)

党建一子落激起满盘活

近年来,南乐县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基础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年”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压实党建责任,明确党建标准,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奋力实现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

压实党建责任,变“软指标”为“硬任务”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将党建工作变“软指标”为“硬任务”,明确党建工作与评先评优、党建经费、干部使用相挂钩。实行县委书记带头、县级干部“包乡联村抓支部”机制。研究制定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规范化考评办法,建立机关党建责任推动机制,严格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强化责任意识,倒逼责任落实;出台基层党建督查办法,发挥12个党建工作组督促指导作用,对上级组织部门及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该县将开展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干部任用、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今年干部调整时,对乡镇整体工作排名靠前、党建工作突出的9名党委副书记、3名组织员提拔重用。

明确党建标准,变“软虚旧”为“硬实新”

该县按照“突出重点、严格规范,注重创新、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制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标准,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软虚旧”变“硬实新”。

基层党组织由“软”变“硬”。该县运用“六步工作法”,对33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目前18个行政村已完成整顿,并通过验收;持续开展村党支部书记优化行动,及时调整年龄偏大、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的村党支部书记66名,择优选拔825名村级后备干部,着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有本领、善服务、有威信”的“领头雁”队伍;实行农村党员“双倾斜四注重”“三色预警”“三推三评三严”工作制度,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打造骨干党员队伍;推行“三议两协商”基层民主决策机制,实行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四级三星两挂钩”绩效管理,建立党群服务“民情图”工作法,探索“四定一严”(定对象、定程序、定积分、定标准,严管理)离任村干部积分管理模式,凝聚基层党建工作合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投入80万元,重建、修缮村级活动场所8个;持续开展机关党建“两室一厅”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丰富“两路两湖一环城”党建示范带,重点打造西邵乡李苑村、杨村乡徐庄村、张果屯联富果蔬种植合作社等25个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示范点,有力推动了“五星支部”创建。

党内组织生活由“虚”变“实”。严格农村基层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推行组织生活“五定一查”模式(定时间、定内容、定程序、定标准、定辅导员、严督查),在每村择优培养1至2名熟悉党务知识的明白人,组建387人参加的农村党员“辅导员”队伍,有针对性地指导党员学习,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组织生活纪实制度,汇总整理《党支部常用文书及范例》,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和会议记录填写,把党内基本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巡察工作必看内容,推动基本制度规范落实;探索实行“主题党日+”模式,结合“双报到双服务”进农村、“民情图”工作法、“周六扶贫日”等,组织党员利用每月主题党日,开展政策宣传、民情走访、志愿服务等活动,确保组织生活“有主题、有形式、有成效”。

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由“旧”变“新”。投资320万元,与新华网合作,开发建设南乐智慧党建“五朵云”平台。该平台设置党员云、组织云、干部云、人才云、宣教云5个功能模块,收录7.6万名党员干部、人才和43项组工业务的数据信息,集成85%的组织业务到APP端,构建“互联网+”组织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党建工作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全力服务中心,变“两张皮”为一盘棋

该县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统筹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合力,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工作实效。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该县主动扛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组织、干部、人才3个轮子一起转,研究制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择优选派150名驻村书记、191名工作队员组成99支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全覆盖;出台《南乐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南乐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等,树牢在脱贫攻坚一线识别干部、培养干部的良好导向。今年,该县一次性提拔驻村第一书记14名,提拔重用扶贫攻坚一线干部27名。该县探索实行“N+N”帮扶模式,组建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3支专家服务团,抽调79名高学历人才到扶贫一线参与脱贫攻坚,切实提升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与致富能力。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该县坚持与组织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订在基层组织建设领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将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的村纳入软弱涣散村进行集中整顿;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助公安系统成功打掉以谷金楼乡宋谷金楼村原村党支部书记为首的涉黑涉恶团伙,并抽调11名精干力量,对该村进行重点整顿。目前,该村“两委”班子群众基础好,工作热情高,村内大局平稳有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该县出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导意见》,制定南乐县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成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口主抓主推、相关部门合力推动、乡村具体落实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格局。该县坚持因村制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优势,探索创新资产出租、“三产”服务、品牌整合、资产激励、党社合一等集体经济发展“五种模式”,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由原来的44%上升到目前的92.5%。(黄津丽张海波付永杰冯云丽葛昊文/图)

城建提质演绎华彩"蝶变"

人民公园、一行公园、马颊河湿地公园等处游人如织,以世纪联华商贸城、新城国际大型商贸综合体为主导的一行商圈已经形成;“两纵三横两环”道路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南乐县以县城区为龙头,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框架由原来的不足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2平方公里,更多项目、更多工程、更多道路正从图纸上、规划里变成现实,为推动南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城建提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扎实推进

南乐县坚持紧盯民生需求推动城市建设,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高质量发展。该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全方位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县城。

该县坚持以绿荫城,推进县城园林绿化提档升级。完成《南乐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7—2035)》,全面开展园林绿化“增量、提档、扩效”活动,通过招标,高标准实施城区人民公园、一行公园、雅园、趣园、梅园5处公园及人民路、昌意路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总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昌州路西段、北大街等新修道路绿化栽植及城区绿化补植补栽,城区绿量显著增加,各公园游园主题更加突出,道路绿化层次更加分明,线条更加流畅。目前,全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

坚持以水润城,加快城市生态水环境改善。该县重点抓好“四网三改两路一水”(“四网”即供水、供暖以及排水、排污管网,“三改”即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街道立面改造,“两路”即市政道路和农村公路,“一水”即水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程,实施南湖路西延、兴国路中段等3条道路建设,打通人民路西延,实施南大街南段及兴华路西段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投资1.8亿元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实施东湖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连接工程、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项目,补充了城市景观及工业用水;推动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行动,完成昌州路、人民路、傅潭路雨水泵站建设,实施兴华路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提升等。

坚持以文化城,实施城市文化传承。目前,南乐文庙复原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规划红色教育游、人文景观游、农业采摘游、工业体验游、自然风光游等5条特色文化旅游路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南乐一高整体搬迁项目建成投用,南湖小学、实验中学、学前教育中心等7所学校正加快推进。

坚持以业兴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该县冷冻食品产业园完成投资2亿元,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促进了冷冻食品、生物基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强化基础设施补短板。该县坚持规划引领,启动国土空间规划和商务中心区城市设计,完成城市污水、雨水等专项规划,完善全县11个乡镇规划体系;实施昌州路、开元路、木伦河路等部分街道立面改造,高标准进行亮化提升;加快建设综合客运站、中心广场、教育培训中心等项目,完善宽带、移动网络设施;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实施南湖路中段、兴国路中段、木伦河路西延等工程,打通“断头路”“卡脖路”;持续推进城区集中供暖、“气化南乐”工程,把实施“气化南乐”作为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新途径,2018年新增供暖主管网55公里、换热站9座,新增集中供暖面积33万平方米,新增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2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定目标;新增62个村5.8万户天然气供气设备安装,村庄安装率达到80%,超额完成市定目标。2019年,预计该县将实现全县322个行政村天然气管线全覆盖,实现56个村通天然气。

棚户区改造强力推进。今年以来,该县共谋划八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1214亩,拆迁2491余户,拆迁面积55.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面积66.3余万平方米,可节余住宅、道路、绿地及公共设施用地763亩。目前,该县已经完成文庙片区、南关二期拆迁,拆迁面积13.9万平方米;液压件厂暨海淀鞋厂片区、仓颉小区暨农机小区片区、供销社暨印刷厂片区、公路局暨老体委片区拆迁工作正在推进中;安置房建设快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前期项目申报。

坚持“民生优先”探索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向乡村延伸

在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南乐县坚持民生优先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向乡村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人居环境,探索出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该县把解决群众的出行难与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结合起来,以文明示范路为基础,高标准规划设计了长100公里的全县养护精品路。2018年,该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78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55公里,其中乡道55条380公里、村道678条759公里,好路率达85%,实现了县乡通二级、乡村通四级、乡乡相连、村村相通的农村公路网络。2019年,该县计划再投资585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

加强卫生教育事业发展。该县扎实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振兴计划,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目前,全县12家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改扩建,建成220所标准化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该县把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3年来,累计筹资3亿多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新建、改扩建学校65所,建设校舍面积11万余平方米;投资2360万元提升乡镇中学运动场;在全市率先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县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市级数字化校园12所,南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扎实开展环境污染防治。该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做好乡镇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建成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覆盖20个村庄,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站全覆盖;利用废旧坑塘,打造近德固乡睢庄人工湿地四级净化污水处理试点,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形成了新景观。该县把实施好“厕所革命”作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突破口,目前已完成9个乡镇16个村2651户改厕试点。以未来集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依托,建设7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把全县畜禽粪便经烘干压缩后,打包制成生物肥料,既避免了污染,又减少了土地施肥成本,畜禽粪污污染环境问题彻底解决。

实施“水系相连、沟渠相通”工程。该县全面开展城乡水网治理,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态水系。建成韩张镇星石湿地公园、西邵乡鸣沙湖公园,清淤疏浚40条沟渠共110公里,基本实现了“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今年,该县预计投资5800万元,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引水工程,疏通十干渠,开挖霍町干渠,解决元村镇、梁村乡沟渠取水问题。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该县采取PPP模式进行市场运作,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专业环卫公司,将原由县、乡、村三级承担的垃圾治理任务集中到第三方运营公司一个主体,全县共投放垃圾箱1.5万余个,配备垃圾转运车80辆,乡村保洁员1430名、管理员60余名,实行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城乡保洁全覆盖,路容路貌、村容村貌、背街小巷、沟渠坑塘等环境卫生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2019年3月,南乐县被授予省级农村生活垃圾达标县荣誉称号。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xcqzs/116459.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