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在“00后”“90后”的遗嘱中,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被纳入和安排成为突出特征。9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其次是“照顾家人”、“防止旁落”。“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逐年上升
《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指出,2013-2021年间,中华遗嘱库遗嘱中有4707份遗嘱生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
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青年人群(即60岁以下人群)遗嘱总数7497份。从2017到2021年,虽然中青年立遗嘱的总体人数不多,但其在每年立遗嘱人数中的占比在上升,说明立遗嘱正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关注。
就区域而言,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以北上广为主,其他城市数据稍低。各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对比中华遗嘱库全国遗嘱登记财产的类型比例,不难发现,在中青年人群中,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比例占比最高,同时,银行存款处理的比例比老年人群要高出许多。
处理不动产类型多元化
中青年人的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类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2021年的数据显示,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除了常见的商品住宅以外,还出现有别墅、公寓、小产权房、办公楼、商铺、厂房、车位等类型的不动产。
在不动产的数量上,比较多的是2处到3处不动产,经分析数据发现,大部分人拥有房产和车位,该数据说明,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群普遍属于“有车、有房一族”。
值得关注的是,有5.11%的遗嘱人名下没有不动产。该现象说明,部分中青年人逐渐意识到订立遗嘱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像不动产这种重大的资产,也提前做好了安排。
中青年所立遗嘱中公司股权、理财合同、保险单与其他四类资产类型近四年的走势情况,可以看到“其他”类财产的数量增长明显。其他财产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财产的多样化,也能反映出市民对自己财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其他财产既有收藏品、个人物品、保管箱、合同权益,也包括虚拟财产。
从五年的数据变化情况来看,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年龄变化趋势图趋于一致,基本呈现增长的态势。从增长的趋势上来看,年龄段越低,增长态势越快,说明了遗嘱越来越受年轻人群体关注。
自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处分“虚拟财产”的情况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45份遗嘱,内容涉及“虚拟财产”。全国范围内,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份数较多。
统计发现,微信、QQ、支付宝账号已经成了中青年群体的重要资产,随着手机移动支付比重逐渐上升,通过立遗嘱来解决虚拟财产的转让和继承问题成为了中青年群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各年龄层数据分析
看看80后、90后、00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遗嘱内涉及的财产类型:
“80后”:超九成立遗嘱涉及房产
数据显示,“8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2022年比2020年增长了近2倍。《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分析,该数据暴涨,与近年来暴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此外,“80后”人群立遗嘱的财产类型呈现多样化,近5年来,80后所立遗嘱中分配的财产内容有97.67%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买房。
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8%的遗嘱涉及公司股权,有14.13%的遗嘱涉及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经分析,8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90后”:订立人数每年稳步上升
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90后的遗嘱中,有71.64%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几乎所有90后的遗嘱都涉及银行存款,该现象说明,存款是90后的主要财产。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经分析,9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其次是“照顾家人”、“防止旁落”。
“00后”:处分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普遍年龄在18-20周岁期间,他们基本上属于大学在读学生,有部分是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据中华遗嘱库的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对于00后也开始立遗嘱的消息,有网友评论表示,自己作为90后都还没立遗嘱,也有网友认为,立遗嘱是因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案例
立遗嘱的90后、00后们:世事无常,想把虚拟财产留给家人
南都记者联系到3位有立遗嘱计划或已正式订立遗嘱的90后、00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旁人的不理解,但有人认定“人走了不给家人留下纠纷才是真正的负责任”,也有人想把来不及跟父母分享的生活留给他们。
“希望家人从游戏账号和云盘看到我曾经的生活点滴”
——代通,26岁,河北人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立遗嘱这件事。当时,寄宿家庭里58岁的“妈妈”被查出罹患癌症晚期。他们家有三个孩子,“妈妈”的父母已经离开了。她在知道患病后,找专业机构订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后来,她的家人和孩子没有因为财产分割产生分歧,这让我觉得——人走了不给家人留下纠纷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立遗嘱的,是南京的一场意外失火。我在抖音上看到,某家庭突遭火灾后,丈夫为了保护妻子,把妻子放在阳台外,并抓住妻子的手防止坠落,但自己却严重烧伤。九天之后,丈夫伤情恶化不幸离世。妻子在丈夫走了七天之后也离世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感人生无常。所以我觉得提前立遗嘱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立遗嘱的过程中,唯一遇到的阻碍来自于家人的不理解。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立遗嘱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好像意味着这个人很快就要去世了。但是,从我们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立遗嘱意味着一份爱与责任。
我的遗嘱主要包括房产、存款和虚拟资产。虚拟资产一方面是以太币、NFT(非同质化代币),它们当前的价值虽然不高,但未来可能会有升值的空间。另一方面,我的游戏账号和云盘对我的意义远胜前者,它们代表着我曾经的青春和挥洒过的汗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的父母家人能从中看到我曾经生活的点滴,也希望可以将它们传给我的孩子。
“虚拟空间是我来不及跟父母分享的生活”
——孟君,中传大三在读,江西人
在立遗嘱这件事上,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以为我们是为自己生命的终结做准备。但其实,这一举动只是因为对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牵挂与不舍。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英年早逝,遗嘱会让我的父母知道,我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但愿这一点会给予他们很多安慰。
在具体的遗嘱分配上,我想把一部分学业奖金和兼职赚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把我的虚拟财产留给父母。因为没有办法在遗嘱里直接写捐赠,所以我找到身边值得委托的人,把想捐赠的财产留给她们。
而虚拟财产中有我的所见所闻与思考创造,一方面能让爸妈了解自己女儿平时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些虚拟空间是我来不及跟他们分享的生活;另一方面,电脑里的信息或许能够传递到其他人手中,让有价值的部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在我看来,是志愿活动让我如愿确信了自己的使命,并收获了同伴的认可与陌生人的鼓励。所以,我想要通过有法律效力的遗嘱,将我对公益的理解传递下去,在中华遗嘱库的幸福留言区,我告诉5年后的自己:你有一份遗嘱,记得要来更新一下资产情况。
“我最放心不下虚拟财产能否得到合法继承”
——小瑞,广电专业大四在读,河南人
我是2000年出生的,学习的专业是新闻传播类,平时会关注一些媒体的公众号。有一晚睡前正好看到关于“00后立遗嘱”的文章,读到里面那句“什么都不说就离开,太遗憾了”,突然觉得自己必须为父母和家人留下点什么,不然太不负责任了。
我想立的遗嘱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遗体的处理,我想丧事从简,进行器官捐献。记得以前和妹妹聊过这方面的话题,我对9岁的她说:“姐姐的眼睛这么好看,如果不小心死掉了,姐姐不想埋土里,想把眼睛给需要帮助的人。”她对我说:“那我就去认‘带着你的眼睛’的人当姐姐。”
另一类是财产问题,虽然我现在还是学生,存款并不算多,但是我很关心在我走了以后,自媒体账号的盈利、直播和短视频的收入、理财基金、未来的社保等是否能够正常提现或者转移使用。我想将这些资产的30%留给父母,50%留给妹妹,20%捐献给社会福利组织。
此外,我想把我的虚拟财产全部留给我的妹妹。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玩游戏,也许在未来我还会接触大火的“元宇宙”,但是据我了解,很多虚拟资产都很难作为遗产得到合法继承。这也是最让我放心不下的一点,就是我在意的细节能否通过立遗嘱得到切实的保障。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xcqzs/11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