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只能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寻觅它的踪迹。
然而,宜州区怀远镇的韦克彪和梁利红夫妻,不管市场的潮起潮落,依然坚守着风炉制作这门传统手艺,至今已有30多年。
怀远风炉历史悠久
1984年,刚20出头的韦克彪到怀远当地的一家风炉厂做学徒,跟着老师傅潜心学习了两年,终于学会了风炉制作工艺。随后,他继续四处考察学习。1989年,学成归来的韦克彪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和妻子办起了风炉作坊。
韦克彪做风炉手艺自是不用说,干净利落,一天能做七八十个,而妻子梁利红也是做风炉的一把好手,能说会道的她除了做风炉,还负责风炉的销售、采购原材料等工作。
“那些年风炉市场火啊,只要做得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一年四季都能接到订单,每年大概10万个。”梁利红回忆道,有时候夫妻俩忙不过来,还请了十几个工人来帮忙赶货。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正是风炉市场最火爆的时候,以制作风炉闻名的怀远镇当时就有三十多家风炉厂,年产风炉三四十万个。
据怀远当地群众介绍,该镇出产的风炉,不仅在全区、全国有名,甚至远销至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据《怀远镇志》记载,怀远风炉根源于福建的副榜炉。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福建省辉县有一考生竭尽全力参加科举应试只中副榜,此后他无心科举,废寝忘食潜心研究风炉,用家乡的红黏土成功制造出能烧柴草和木炭的风炉,并取名副榜炉。民国初年,到怀远经商的广东商人看到风炉生意供不应求有利可图,就地取材使用宜州本地白泥制作风炉,一碗白泥加两碗半草灰制成炉坯,使用糠窑烧制,一举获得成功,开创了怀远风炉生产的先河。
怀远风炉的主要原料采用宜州安马乡的白粘土制成,白粘土经过晾晒、粉碎、过筛、搅拌、入模、粗胚、精修、进窑、火烧,冷却、绑丝、检验、包装等20多道工序,方可出厂。
怀远风炉品种繁多,规格大小不一,不像古鼎,而是分为圆形、鼓形、八角形等形状。大如草帽、小似茶杯,大的压千斤而不垮,小的负百斤而不塌。每套风炉十二个,堆砌起来下大上小高达两米,像剑似塔蔚为壮观。
在韦克彪和梁利红家的一楼大厅,迎面摆着一个展柜,上面摆满了大小不一,造型精美各异的风炉工艺品,这些都是夫妻俩闲时打造的,特别费时间和精力。曾有一位金城江的客商放言要买下展柜内的所有风炉,让夫妻俩随便开价,但他们笑着说,这些都是非卖品。
坚守传统传承技艺
风炉制作有20多道工序,都是要靠手工打造。而风炉的“核心技术”是装窑,烧窑。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次品较多,成相也不佳。每到装窑、烧窑环节,韦克彪均日夜在作坊里守候,生怕出了差错。
因为太幸苦,韦克彪的两个孩子虽然都已成年,但对继承这门手艺毫无兴趣。偌大的风炉作坊,每天只有夫妻俩在这里做工。两人均已50多岁,从早干到晚每天也只能做100多个。曾有朋友劝他们转行,关掉作坊,但夫妻俩仍对风炉制作恋恋不舍。“做了一辈子风炉,就靠这个吃饭的,我们要是不做,以后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韦克彪摸着风炉,眼眶有些湿润。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怀远风炉销量开始渐渐走下坡路,产量从巅峰时期的三十万个下降到现在的三四万个。目前怀远仅剩两家风炉厂,一家就是韦克彪和梁利红夫妇的“军彪风炉厂”,另一家因为市场低迷,已打算关门。
为了弥补亏空,夫妻俩在风炉作坊旁搭了一个牛棚,养了几头黄牛以补贴家用。
虽然市场低迷,但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口碑,夫妻俩每年还能接3万个风炉订单,客源主要来自融水、三江等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此外,现在群众进新房,也喜欢买个新风炉,将炭火烧得通红的风炉提进新房,图个好彩头。
12月7日下午3时,正值周五,冷清的风炉作坊突然来了七八个学生,他们是怀远小学的学生,来这里学习风炉制作。原来,怀远小学开设有山歌班、彩调班和风炉制作、白月饼制作等手工艺课堂,鼓励学生学习民间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韦克彪和梁利红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修泥、塑形,孩子们学得也很认真。有一名叫罗康宁的五年级男生,对做风炉特别感兴趣,经常学到天黑才回家,放暑假了也自己跑来作坊里学习。现在他已经做得有模有样,还成了其他同学的“小老师”。
“只要还有人买,我们就继续做下去,也欢迎对风炉制作感兴趣的同学们来这里学习。”韦克彪和梁利红微笑着说道,并打算把怀远风炉从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向工艺品转型,走精品路线。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fangchanchangshi/11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