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才教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意见》,对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如何理解《意见》出台的意义? 如何找准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 如何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 经济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央党校哲学系侯才教授。

记者:《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意见》的出台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侯才:《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发展而作出的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我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 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部署和行动方案,从现实理性和具体操作的角度提出了一批重大问题,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措施,切实落实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

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社会科学以人为社会主体,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大多数学科都与政治上层建筑有关,是支撑、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哲学作为各种具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凝结、蕴含和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人们提供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它的作用是普遍的、整体的和根本性的。 正是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这些特点,哲学社会科学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特别是认识和改造社会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强大思想武器。 特别显示了关键时期。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意见》的出台进一步表明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记者:历史证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必然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为什么要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侯才:首先,从根本上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源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实践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 就社会实践而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 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必将为理论创作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就社会需求而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亟待解决各种发展问题和挑战。 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作用提出了迫切要求。

其次,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也源于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需要看到,虽然我国现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还存在差距。 学术原创性高、弱、国际学术话语权弱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进一步凸显了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紧迫性和意义。

具体来说,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运用发展理论指导开发实践。

二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水平的需要。 哲学社会科学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同时对塑造和提高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有作用。

三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我们不仅要发展我国的自然科学,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而且要努力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文强国,使我国的整体精神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

四是适应世界格局深度调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 现有的世界秩序和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和重组。 和平发展的总趋势日益牢固,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扩大、地区热点持续动荡等突出问题给全人类带来严峻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应该而且可以做很多事情。

记者: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那么,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重点是什么?

侯才:就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任务来说,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位一体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领域,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持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与创新,努力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系统。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乃至通科学的基本结构。 三者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体系是平台,学术体系是内容乃至核心,话语体系是综合形式和表现形式。 其中,学术体系显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学术作为基础知识和学问,是人类特殊认知活动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和本质,能够引领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短板以及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术体系上。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的研究解读。 我个人理解,其基本精神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记者: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宏伟,是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力量的象征、自信的体现。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赋予其鲜明的个性特色,提升其国际地位?

侯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具备的特色时,明确提出“体现传承性和民族性”、“体现原创性和现代性”、“体现制度性和专业性”三个原则。 基本要求。 我个人认为,要落实好这些要求,有效完成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必须特别注重解决和处理主体性与原创性的关系,坚持和体现主体性,提高学术独创性和学术能力。 等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否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取决于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 他还强调,“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必须坚持中国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该怎么做呢? 就国家或民族主体而言,要立足中国社会具体实际,运用中国智慧,概括总结中国实践经验,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主张、观点和方法。 ,中国风中国风。 同时,要大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就个体主体而言,科研成果是个体科学研究主体的人格、修养和能力的外化和客观化。 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本质上取决于科学研究个体的完善程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统一起来”。

原创性是科学研究成果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己特色、引领中国发展、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关键要素。 《意见》明确要求,持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高学术原创性和水平,促进学术理论本土化。 理论的原创性归根结底体现在学术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学术创新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学术原创性和水平是实现学术创新的基本主体条件。

记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还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 在此过程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承担责任,更好地发挥作用?

侯才: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在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过程中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中国特色。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地位、作用特别是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理论自觉。 其次,需要大力提高专业素质特别是原创学术能力。 三是要坚持和弘扬优良学术传统。 在这个充满喧嚣、物欲、浮躁的时代,一个人能够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学术理念、学术抱负和学术追求。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欧阳友)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hot/163783.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