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吹拂着翠绿的稻田,绿浪涟漪,蜻蜓、燕子三三两两地穿梭在田间,远处,一队休憩的白鹭,整齐地挥动翅膀,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寻找下一处“无人惊扰”的稻田,一望无垠的绿色,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白茫茫一片的盐田,鲜有植物生长。7月31日,记者走进昔日的岱西镇火箭盐场,一睹盐田变稻田的“奇景”。初次涉足田间,记者遇到了正在观察水稻长势的舟山市集中围垦造耕地岱山项目指挥部“五大会战”助理员丁磊。
据丁磊介绍,这一批水稻属于晚稻,从今年6月下旬陆续进行插秧,预计在十月底便可陆续收获,收获后的水稻可以作为大米食用,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不会面向市场。“本项目为土壤脱盐改良项目,项目的引进主要是为了改造出耕地,并试验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可能性,这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丁磊说。
成功种植出水稻,是土壤脱盐改良成果的一种体现方式。土壤脱盐改良完成后将分为水田区和旱地区。“目前我们看到的正在试验阶段的这片区域是水田区,水田区的验收标准其中一项指标是连续种植两年水稻。”丁磊说,“因为盐场的土壤盐分含量相当高,普通的种植方式,水稻难以存活,所以这次试验面向全国招标,将国内顶尖的技术引进,进行土壤改良和水稻种植。”
2018年3月,土壤脱盐改良项目面向全国招投标,共有八家单位入围进入首轮试种阶段。同年4月,八家单位正式开展土壤脱盐改良中试实验。
目前参与试验种植的八家单位是浙江沃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和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七禾加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清华大学、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土壤改良方面,拥有相关专业技术的单位。
八家单位各自分块,每块地的面积将近20亩,各单位在完成了包括田块精平、施肥、暗管埋设等土壤改良基础工作后,对水稻秧苗进行了改良,提高其耐盐碱性。无论是土壤脱盐方法,秧苗培育方式,还是现在耕作灌溉措施,八家单位八种方式,都发挥了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和种植。“最终在中试实验完成后,我们将通过对土壤指标、水稻亩产、用水量以及试种成本等几方面进行评分,从中挑选出最优的土壤脱盐改良方案和技术合作单位,全面开展土壤脱盐改良工程。”丁磊说。
据了解,为落实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大岭山,保障“十三五”期间舟山群岛新区重大项目建设,深圳小产权房,经全市范围多方选址比较,选定在我县岱西火箭盐场区域实施集中垦造耕地项目。本项目由舟山市政府组织实施,舟山市国土资源局负总责牵头协调落实相关工作。项目经过市土地整治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多次论证,采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通过二次招标的方式确定土壤脱盐改良工程实施单位。据悉,现阶段八家单位首轮试种的水稻大部分长势良好,未来该项目若最终能试验成功,水稻产量喜人,项目将为国家在盐碱地种植作物提供案例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