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暨人民日报社移驻地旧址大门(照片由石壮志提供)
近日,城区政协文史委主任石壮志通过抢救性整理挖掘出关于《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的另一段特殊历史——《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旧址还是人民日报社的战略移驻地。
石壮志的这一结论主要来源之一是《人民日报》原海外版原副主编钱江于去年出版的《人民日报的诞生》中关于“进出阳泉大转移”的相关叙述。
钱江在书中说:“这次再版对前一版作个别字词订正,增添了在战争岁月里,人民日报的队伍受傅作义军南下袭扰时进出山西阳泉,以及返回人民日报战争年代最后一个农村编辑部所在地——河北获鹿县(今鹿泉市)东焦村的准确时间记录。这是因为几年前发现了总编辑张磐石的片段日记,弥足珍贵。”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下面是书中“进出阳泉大转移”中的描述:
1948年初夏,国民党情报部门已经侦知,解放军统帅部转移到石家庄附近。为了减轻东北战场的压力,国民党空军加强了对冀中平原,尤其是对石家庄周边地区的轰炸。1948年八九月间,国民党空军轰炸机的袭扰相当频繁。报社负责行政工作的副秘书长郭渭认为,敌机袭扰严重时影响了报纸的正常出版,还使后勤供应遇到了很多困难。
根据杨沫日记记载,1948年9月13日至17日,国民党飞机对石家庄连续轰炸了5天。
国民党空军的轰炸给里庄的人民日报编辑部人员带来很大的惊扰。每当敌机飞临里庄,报社工作人员都要跑出村子躲避。当时解放军几乎没有什么防空武器,对飞来的敌军轰炸机无可奈何。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经理部决定把报房和经理部的部分档案、物品等从北焦村向南面的获鹿县东焦村转移,那里是一片丘陵,便于防空。经理部派出穆戈梅、郭铭押送两辆马车直奔东焦村。这天,两辆马车刚走出石家庄就遇到飞机轰炸、扫射。运送人员将马车隐藏在路边农田里和树下,飞机走后继续前进。结果,这段不算远的路却走了整整一天。
随后,人民日报编辑部大部分人也搬到了东焦村。对编辑部转移的日子,杨沫在日记中有记载:10月20日,“我们报社已随中央局转移到了河北的获鹿县。报社住的村庄名‘东焦’。”
晋察冀边区金龙洞边币造纸厂工人正在晾纸(照片由陈守兰提供)
编辑部来到东焦村没有几天,即发生了傅作义军南下进袭的紧急情况,人民日报奉命转移。张磐石决定,留下一支精悍的编辑队伍在里庄,坚持《人民日报》的正常出版,大部分人员转移到山西的阳泉去。他亲率编辑部成员西去,行政后勤人员和一批带着孩子的女同志由郭渭带领出发。
两路转移人马要比李庄他们辛苦多了。
编辑部成员先到石家庄,与那里的一部分人员会合,坐上火车西去山西阳泉。等到郭渭带领后勤和妇女干部,坐骡马大车一路颠簸到了石家庄火车站,站里已经没有火车车皮可以调用了。
带队首长郭渭一听此情心里着急,直接奔进站长室,要他安排车皮运走人民日报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可是站长两手一摊,说现在哪有车皮可以调度。
站长是一位“留用”专业人员,起初郭渭还以为站长“留了一手”,于情急之中拔出手枪,在站长面前晃来晃去,想吓唬他一下,结果毫无用处。郭渭明白在车站再等下去无益,为了防止损失,他立即指挥大家掉转头来,乘坐骡马大车赶往阳泉。
行进在郭渭这支队伍中的郝菊鲜回忆:
后勤部门的同志和我们一群妇女在一起转移。因为我带着小孩子,负责行政的同志给我找了一头毛驴骑上,李克林那双“解放脚”走不了长路,也为她找来一头毛驴,和我一起骑着走。
接近山区的路上,有一天要过一条河,这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男同志大都卷起裤腿儿过去了,妇女们大都骑着毛驴过河,我怀里抱着孩子。我从小生活在山西的山区,很少见过那样大的水,心里就很紧张。眼看过河上到对岸了,毛驴一脚踩空,把我直直地摔在地上,后脑勺重重地磕了一下。还好,我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他没有受什么伤。
当时我们只顾着赶快行军了,忍着痛爬起来就走,嘴里还直说“没什么”。当天晚上我们来到一个小村庄宿营。由于情况紧张,没有打开行李,我和李克林背对背坐在炕上过了一夜。我们两个后脑勺一碰,我突然觉得痛得厉害,一摸,原来脑后鼓起了一个大包。
第二天,我们来到一个小车站,从这里上了火车,撤到了山西省阳泉。
11月1日,向南进袭的傅作义军队后撤,险情消除了。
在阳泉山区又停留两天后,张磐石率领队伍又乘火车来到井陉,再回平山。这次,报社大队人马直接回到了东焦村。
钱江所著《人民日报的诞生》钱江,1954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8月后一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担任驻云南首席记者、记者部副主任、海外版副总编辑等职。2015年5月退休。著有《乒乓外交幕后》《邓小平与中美建交风云》《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越南秘战》《1978,留学改变人生》等10多部著作。
石壮志告诉记者,以上是钱江在《人民日报的诞生》一书中关于人民日报社移驻阳泉的部分表述,足以证明确有其事。另外,早在10多年前,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商锁贵在对解放初期的《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进行探究。
为了印证这一重要史实,商锁贵顺藤摸瓜走访了当年曾在这个造纸厂工作过的阳煤集团四矿选煤厂退休老人常逢俨(大阳泉村人,1987年退休,现年75岁)、赵银海(测石村人,现年75岁,太原矿山机械厂离休干部),查阅了市档案馆、阳煤集团四矿人力资源部有关资料,以及摄制组在延安获取的《人民日报》的创办发展史料,相互印证,证实人民日报社的编辑、记者曾在造纸厂的排房内休息工作过。
1948年10月下旬,因傅作义军进攻,人民日报社转移,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和儿子铁牛摄于阳泉。(照片由张磐石保存,张志钢提供)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85.com/xcqzs/117636.html